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录 | 注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经济要闻

中国欲打造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谋千亿产业布局

发布日期:2015-11-24来源:网络来源编辑:靳明伟

[摘要]

   今年“双十一”期间,一款扫地机器人成为网上销售的“黑马”,进入网上家电销售的前10名,这或许意味着服务机器人将成为新的热点。

   11月23日,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中国将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纳入了国家科技创新的优先重点领域,将推动机器人科技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批示也指出,“中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这将有力促进机器人新兴市场的成长,创造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我国机器人领域专家贾培发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与工业机器人相比,服务类机器人的产值要高出100倍。服务类机器人未来的需求很大,也是我国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机器人产业将井喷

   11 月23日,尽管大雪后的北京路面积雪致使行走不便。但不到早上8点,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外就已人头攒动。安保人员早已严阵以待,甚至每一个小通道都有专人把 守,会议中心进口处已排起长队等候安检。以“协同融合共赢,引领智能社会”为主题的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此拉开帷幕。

   据悉,本届机器人大会包括世界机器人论坛、博览会和世界青少年机器人邀请赛三个部分,吸引了200多家机器人企业和研发机构参与。新松、库卡、ABB等知名机器人企业都带来了各自产品参展。

   在博览会现场,记者看到,工业机器人手臂、智能服务机器人等悉数登场,其中不乏折纸、绘画、踢足球的“能手”。在大会开幕式上,国家副主席李源潮指出:“当前,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智能社会初露倪端,机器人技术是智能社会创新发展的风向标。”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使用机器人最多的国家,23万个机器人当中56%的机器人是中国在使用。而且,在机器人供应商中,中国供应商的占比也在不断地上升。但是中国制造业中的机器人渗透率还处于较低水平。

   赛迪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韩娜认为,我国目前约每1万人使用30台机器人,低于全球58台的平均水平,德国的机器人密度是我国的10倍,日本是我国的11倍,这表明未来中国机器人的需求潜力还相当大。

   服务机器人成新宠

   今年以来,已有多项机器人发展规划正在制定或即将公布。在6月份的一次会议上,时任工信部副部长的毛伟明表示,我国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将于今年11月底完成。同时,《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方案》、《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推进计划》也在编制。

   韩娜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当前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速在35%以上,随着政府连续出台政策力推智能制造,国内领军制造企业加快布局,我国机器人产业将呈现井喷式发展。”

   “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将助推本土机器人在研发、推广应用以及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机械处处长王建宇日前表示。

   据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专家介绍,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将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一起,构成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蓝 图。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将达到15万台,保有量达到80万台;到2025年,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将达26万台,保有量达180万台。到“十 三五”末,我国机器人产业集群产值有望突破千亿元。

   对于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方向,李源潮在发言中指出,目前全球机器人市场主要以工业机器人为主,占市场份额的80%。但是从未来的趋势看,服务机器人将成为新的热点。

   贾培发告诉记者:“工业机器人对我国的重要性体现在能够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但从市场规模和产值来看,服务类机器人未来需求更大,其产值是工业机器人的100倍。”

   中 国工程院院士王天然也在此次大会上预言,未来机器人将实现人机融合,“现在在大尺度上机器人和人一起融合,将来可能在生物电信号的解析,生物反馈控制人机 协调和本体结构设计,更远的未来在分子尺度上人与机器人共融。与人共融是下一代机器人的本质特征,这样的机器人能更好为人类服务。”

【相关阅读】

ppp专题

投资建设

政策法规

分析研究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