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特级标准的作用
特级资质企业重新就位标准的颁布,从企业发展思路、人力资源配置,技术创新能力、规范管理能力、协调能力、融资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特级企业资质标准也给了行业内的企业一个重大的警示——企业该转型了、该升级了。也就是说,企业该变了,如果不变,就意味着会逐步被市场所淘汰。因为规则在变,环境在变,企业不得不变。行业政策逼着企业变,逼着企业改变人力资源结构,逼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申报企业技术中心,逼着企业做标准,逼着企业做工法,逼着企业申报专利或购买专利,逼着企业提升管理、做信息化等等。
特级企业重新就位的结果
由于对新标准宣贯不到位,致使一些企业没有认识到企业升级是历史的要求、市场竞争的要求,抱着应对的心理,被动地投入,被动地去做企业资质升级、就位的准备工作,其结果是怨声一片。怨气归怨气,但却无法回避企业资质重新就位,结果,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但企业升级效果不明显,管理思路、模式没有因此而发生变化,管理未改进,管理方法还是老一套,浪费了资源和时间,尤其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绝大多数企业是空投,不尽人意,成功案例极少,结果与愿望相差太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行业政府的原因。政策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不够。开始出台特级资质标准时,并没有认真征求专家及相关方的意见,有了这样一个标准之后,有很多人又想把它收回去,有的还要坚持,另外,特级资质有了信息化的考评指标,那么一级、二级、三级企业有没有?事实上,我们在2009年征求意见稿的时候有过,但后来又把它取消了。这就造成了信息化在整个行业政策当中出现了拐点或者断点情况,这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新政策的权威性宣贯不到位。政策出台之后,一定要把政策讲清楚,讲到位。像特级资质标准,2007年政策出台了,但是到了2008年年底的时候企业才慢慢觉悟起来,才开始行动,这已经很晚了,最后不得不一次再一次地延迟就位的日期。
相关政策的评价标准不够科学、合理。尤其是信息化方面,一直没有作为住建部的正式文件发布,下面的一些企业和工作人员无所适从,社会上流传着各种各样的版本,对施工企业坑害很大。
评价组织、评价方法有待改进。对评价组织而言,住建部自己是出台标准的,自己又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最后不得不把评审的权力下放到有关专业部委和各个省市,这样的组织方式是不科学的,应该委托第三方来做。对评价方法而言,因为评价有定量的指标,也有定性的指标,定性指标的评审应该允许企业采用申辩的方式进行评审,在组织评价方法方面有很多值得讨论的地方。
对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制订工作关注不够,支持力度不够。行业里关于标准真正出台的、对我们有一点价值的,比如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是今年5月1日才真正推出来的一个标准,其他的标准还没有真正对行业信息化起到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
施工企业的原因。企业员工的信息化落后于业务的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对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高,企业信息化的首要任务就是员工的信息化,没有员工的信息化,最高水平的业务信息化也是没有价值的。管理信息化的全员信息化,流于形式。
企业信息化违背发展规律,急功近利。未搞清楚企业自身的管理模式、业务体系、管理模型、上信息化的时机,以及各阶段信息化的具体业务目标,就仓促上马。另外,信息化需要持续投入,资金投入量大,见效周期长(至少需要1年以上的磨合期),而企业信息化往往违背这一规律,超越某些必要的信息化建设阶段,要求快上、快见成效。这就是企业信息化功利性、盲目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企业信息化脱离企业实际,推广应用困难重重。系统实施前,对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基础、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素质,以及企业的执行力调查研究分析不够,系统的许多实施方法与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脱节,目标不明确,行动路线不清楚,系统功能不切合实际,或与企业实际基础差距大,再加上企业管理层的变更,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目标,信息化建设方案频繁调整,没有定性,没有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而是老板规划、或老板目标。另外,信息化或多或少改变了员工的工作习惯、工作方式和权益,改变了某些原有的业务流程,部分人还不能适应这个新环境,造成流程得不到很好的执行,或执行不畅。
信息化对企业业务细节处理粗糙。信息系统基本架构、主要功能貌似符合企业实际,但某些业务细节处理过于简单,或不符合企业实际,或与实际运作脱节。正是这一原因,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不能融入企业的管理体系之中,或信息系统的职责不能与企业职责统一、相互融合,造成企业信息系统推广应用不下去,最终导致应用失败。
计算机与人的职能定位不准。计算机在数字统计计算、机械记忆、信息管理查询、快速通讯、逻辑控制以及标准化业务过程处理等方面有着人难以达到的优势。但是,对于非逻辑控制、非标准化业务过程处理、模糊判断、自然语言,尤其是含有文化色彩和艺术成分的管理问题,计算机还达不到人脑的处理效果。现在,有些企业并没有分清楚计算机和人各自的优势,让其发挥各自的特长,而是盲目地扩大信息系统的开发范围,把一些计算机不擅长的业务交给计算机做。
企业忽视应用第三方的智慧和力量。企业对信息化从不知到具体实施是有一个过程的,任何一个企业也不可能逃脱这个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对企业信息化,从“不知——知道——怎么做——具体做——做好——实现开发目标——上线应用——应用好”。企业往往单打独斗,不请教咨询或管理专业人士、咨询公司或专门从事本行业的软件企业专职咨询师,也不走访有关企业,闭门造车,或者盲目选择不合适的合作伙伴,不及时总结自己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也不总结他人的成功与失败的案例。
企业高层领导对信息化认识不到位。有些企业高层领导对企业信息化的价值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把企业信息化仅仅看作是信息部门的事,或某几个人的事,而没有将企业信息化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没有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日常事务,企业信息化缺乏原动力。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涉及企业资源的配置、权力的分配、岗位职责的确认、新的管理体系的建立,如果没有企业高层领导的重视和领导,大力组织、协调和参与,以及员工的积极配合,企业管理标准化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
企业组织定位不清晰,管理标准化程度不高,盲目地信息化。企业组织之间的功能定位不清晰,主要是企业和项目部之间的授权体系不清晰,执行力不到位。另外,代表施工企业管理水平和能力的工程项目管理,是企业的核心管理业务,历来是企业管理者研究和实践的重点。但是,自从改革开放和实行承包管理模式以来,很少有企业从企业法人的层面,或者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基础上调动项目经理积极性的层面,全面系统地梳理、总结和提炼项目管理模式,形成系统科学的项目管理体系。由于公司对项目管控体系及项目管理的内容、要素、流程和制度没有标准,项目管理各级组织的责、权、利不明确,项目成本核算体系不清晰、不规范,缺乏标准。因此,尽管我国在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但上述这些根本性的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项目管理信息化推进缓慢,推进难度大,覆盖率低,成功率低。
软件企业的原因。企图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最大效益。应用信息系统集成商,在没有搞清楚企业需求,信息化验收目标不明确,“建筑图”不完善,没有“结构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基础上,就开始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这样的“三边”工程(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其结果,不仅快不起来,还与客户企业增添了不少矛盾,延长了工期,增加了双方的成本。或是应用信息系统集成商,企图以产品性应用系统,代替个性化需求,或有专业需求的信息化项目。
企业信息化只是手工业务的信息化。有个别应用信息系统集成商进入现场后,只是简单地走访调查、整理企业的业务流程,根本谈不上帮助企业优化或再造业务流程。这种新瓶装旧酒的企业信息化,能解决企业什么问题,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效益,又怎能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又怎能帮助企业走向现代化呢。
不顾信息化项目质量,超能力接单。软件公司既懂企业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实施人员本来就不多,能够承担企业咨询任务的专业人士更少,再加上软件企业人员异动频繁,有些实施人员综合水平本身就不高,不懂企业管理,业务又不熟悉,有的不仅不能全面掌握要实施系统的业务功能,或以软件功能代替业务细节,又缺乏钻研精神,与企业业务交流沟通存在问题,不能很好地理解企业业务需求,有效推动系统实施。这不仅造成软件公司自己的实施能力下降,无法形成合力,企业信息系统综合规划、集成应用的能力也下降,还降低了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效率。
系统上线就算完成了合同。软件公司与企业客户在信息化项目合同中,由于没有明确的、可考核的项目验收指标,双方对项目的完成目标、项目成功的理解不一致,软件公司认为系统上线就万事大吉了,至于是否能应用,是否能成功应用那是企业的事。因此,不少软件公司在信息系统上线后,就不与客户企业紧密合作了,系统中的一些错误、缺陷、操作习惯需求等,不能及时修改和纠正,不是拖延问题或系统更新时间,就是不管不问;由于软件公司未能清晰了解企业的需求,企业再次提出的一些业务需求或更改某些业务处理细节时,软件公司难以合作,造成企业信息化项目推广不顺,双方“口水战”不断增加。
应用系统没有思想,缺少开放性、灵活性。应用软件系统缺乏管理思想和知识,只是简单的业务功能及填报表格的堆砌,应用系统的开放性、灵活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企图以不变应万变。有不少软件企业打大“信息化平台”市场竞争战略,企图以软件产品,应对企业多变的管理模式、管理应用需求,即以复制软件产品的方式,提高企业的盈利。这种思路是好的,但是,这种平台的二次开发功能的能力、适用性、开放性、灵活性急需提高。
施工企业信息化成效
尽管企业信息化成功的案例不多,但是,从整个行业来看,近几年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的:通过特级企业资质重新核定,企业普遍重视了信息化建设,认识有提高,建立了相应信息化组织;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有大幅度提升,在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全面、较系统的探索,积累了经验;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是深刻的,企业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发现了企业管理中的问题,促进了企业的管理模式、管理组织方面的创新;信息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标准化程度。信息技术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工具软件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管理的透明度和标准化程度。
另外,行业内企业信息化建设正在向好的方面转变,发展趋势还是很好的:购买技术、购买服务,正在向战略合作方式转变;软件公司主导企业信息化,正在向企业自我主导信息化建设转变;底层系统开发、实施,正在向基础应用平台+二次开发工具相结合转变;信息技术引导,正在向企业业务需求引导转变;盲目引进,正在向有准备地引进转变;系统性开发,正在向有效益需求性开发转变;盲目集成,正在向能提高效率的应用需求集成转变;在后期维护方面,依赖软件公司,正在向以我为主转变;在评价方面,以功能点为主,正在向以应用面、应用成效为主转变;政策性信息化、包装式信息化,正在向制度化信息化转变;政府引导,正在向政策引导转变;企业孤军作战,正在向联合多兵种战略性作战转变。
下一步工作突破点
凝聚共识、坚定信念,坚持做有效益的信息化这一基本原则;要认真评估企业的管理基础和信息化建设现状,明确信息化发展方向,制订科学的建设目标,寻找有效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企业与咨询专家、咨询公司、软件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共同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从梳理优化企业的管理做起,坚持管理标准化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的信息化建设基本原则;大型企业、中央企业应制定企业标准和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小企业应制订科学、符合企业实际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指导企业信息化建设。
财务业务集成应用。建设以业务处理为基础,合同、预算计划管理为依据,成本、风险管控为目的,重点解决企业资金收支监控、执行与过程可追溯的应用信息系统。
工程项目质量安全保证与监测。通过对建设工程项目的钢材赋予“电子身份证”,混凝土中植入芯片,记录施工过程以及实施、监督和验收人员,重点解决工程质量安全监测,为工程项目安全使用和维护提供科学数据。
工程项目设计与施工管理集成应用。建立工程项目设计3维模型数据库,重点解决优化设计、虚拟施工,为施工管理提供原型数据,尤其是工程量计算、施工进度管理、采购管理(物资、分包)、合同管理、成本管理等。
基于标准化管理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确立项目管理思想和模型,以施工预算为基础,优化设计项目管理流程,制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标准,重点解决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有效应用和移动应用。
电子采购平台。建立能满足企业相关组织、项目部、供应商、评标专家,协同工作的采购平台,满足采购相关方的信息沟通、评审定标、签订合同、合同执行监控、支付与绩效管理等。
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建立一批能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工具软件。工具1是移动互联网。建立企业资源协调调度系统(EIM),掌握生产要素及需求,及时协调企业生产要素。工具2是项目管理及移动业务处理、沟通平台。工具3是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及时采集企业管理和生产知识,加强企业知识的积累、传播和应用。
黄如福: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兼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研究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施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业协会工会项目管理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委员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企业战略管理、项目管理、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管理信息化方面的研究,曾多次获得建设部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家质量监督局科技进步奖。为国内多家施工企业做信息化建设指导。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邮编:10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