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的资源分析盘点是先决
资源分析与盘点是进行资源的组织与配置的前提条件,建筑企业只有对自身的资源实力明了,才能有序调动和配置。进行资源的分析与盘点,必须清楚企业自身资源的数量、特点以及资源的质量和优势,并进行有效的分类、归集,才便于有效指导资源的配置,发挥资源的潜能。通常情况下将企业的数量与质量统称资源潜力,它是资源的隐形作用,必须通过充分的配置才能发挥作用。
有效掌握建筑企业资源的分类。建筑企业的资源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劳务资源、财务资源、物质资源(固定资产、原材料等);无形资源包括技术资源、知识产权、专利、品牌、声誉、网络、组织文化等。
有效推进建筑企业资源的分析。建筑企业资源的分析,主要是基于有形资源的分析和盘点,其数量与质量的多少,优劣决定企业资源的潜力大小。
人力资源分析。人力资源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人事信息盘点、人力资源能力盘点和人力资源政策盘点。一是人事信息盘点。即按照部门和职位分别对员工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工作年限等因素进行统计,通过制作《职位结构分析表》《年龄结构分析表》(部门—年龄难度、职位—年龄难度)《人力资源数量分析表》(部门—数量难度、职位—数量难度)《教育程度与人力资源成本分析工具》等分析工具,全盘掌控企业的人事信息;二是人力资源能力盘点。包括业务能力分析、人际关系能力分析、成就能力分析等反映人才资源现实性和发展性的能力盘点。建筑企业要根据施工生产的需要及企业未来规模发展需要对关键技术与关键能力,并建立追踪员工能力现状及其发展性的管理系统,制作人力资源能力分析表(部门—专业难度、职位—专业难度),特别是对建筑企业发展影响较大的施工管理、技术管理、预算管理专业的人才及胜任大项目、特大项目的项目经理人才的能力分析非常重要。三是人力资源政策盘点。只有解决了政策和机制问题,人力资源盘点才会为人力资源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只有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进行梳理,才能判断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系统性和有效性,分析机关政策是否有助于现有人力资源的保存与开发,是否能支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不断依据企业发展战略,对现有人力资源政策等进行梳理和修正。
劳务资源盘点。由于建筑企业的特殊性,必须依赖劳务分包来完成施工生产,其虽不是企业自身的资源,却是企业长期依赖的资源,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履约和效益。一是劳务资源信息盘点。主要是对企业各区域市场劳务分包企业的名称、注册、工种结构及其人员数量、资质证及有效证件情况,与企业合作关系情况的盘点;二是劳务资源能力盘点。主要是对劳务企业自身工种人员学历、技术等级、熟练程度,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力(工程进度与质量情况),以及其自身的组织、协调和配合能力;三是劳务政策盘点。建筑企业内部劳务政策直接决定企业与劳务企业合作基础与合作关系,特别是选用模式、合同价格、资金支付、工程结算、管理模式等均会影响对劳务企业的管理与合作,企业应通过战略目标分析,不断调整和修正企业的劳务政策。
财务资源盘点。财务资源盘点是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源为依据,采用一定的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分析和评析企业过去和现在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动情况,对企业的有关经济活动作出评价和预测。一是整体分析与专项分析。在对财务指标中资产、负债等单项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应将各指标形成一套完整体系,相互配合使用,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强化对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和效益。同时针对企业潜亏分析、专项成本分析、利润增长分析、投资项目效益与可行性分析、内控制度成本分析,继而找到企业财务状况的特点与财务状况的完整性。二是加强财务资源效能结构分析。对建筑企业而言就是要通过分析企业不同阶段、不同任务结构的营销收益,不同区域企业对其财务支持后的效益与回报、贡献毛利率、目标利润、变动成本分析、固定成本分析以及投资的投入与产出分析、企业理财能力的分析等。三是加强现金流量分析。在企业经营环境日趋复杂,资本市场衍生金融工具层出不穷的背景下,现金流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通过分析每个区域市场的工程款的收付时间与比例;各项费用的支付时间与比例,各类保证金、保函的数额与异动;现金流与信贷规模分析比较;继而分析建筑企业现金流量的动态稳定性,为施工生产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支持。
精准的营销战略是导向
营销战略配置的导向性决定企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建筑企业在制定营销战略时,往往需要对企业制度和某一阶段的营销目标作出规划,其目标的大小决定资源配置的数量大小;既要对业务范围进行界定,更要对市场区域分布进行选择,以便于确定资源流向与分布,选择适合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精确定位营销目标。国有大型建筑企业一般历史悠久,人员众多,规模较大,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投资规模不同,因而建筑企业的发展也随之波动。在适度宽松、有利于建筑企业持续发展的政策下,建筑企业的发展目标则大而远,反之,则应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建筑企业在寻求规模增长的同时,一定要根据企业的现有资源水平、资源能力确定企业的规模,而不能一味的求大求全。不仅应追求有质量的规模,有效益的规模,更应追求与资源水平相匹配的规模;更注重增长的速度,做到平稳可持续,不能忽高忽低,这样既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精干优化主营业务。建筑企业应根据自身资源的特点,技能确定自身的主营业务,同时不断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业务范围,但要把有限的资源用到自身熟悉的领域,用到发挥自身专长和优势的领域,避免资源的分散而起不到聚效作用。不仅如此建筑企业应根据不同工程的技术含量、难度特点,选择附加值高,影响力大,利润空间高的大项目、重点项目作为营销重点,把诚信度高、资本雄厚、管理规范的业主作为首选,实现资源投入与产出的协调发展。如建筑企业根据自身技术优势,资源优势把营销范围定位于高端项目和大型项目;而有些建筑企业则把主营业务定位在钢结构领域。
精心布局区域市场。建筑企业既要根据不同领域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行业环境,选择自然条件好、经济运行优、行业政策佳的区域市场作为自身的目标市场;同时也要根据自身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选择将有限的资源,优势资源集中到高产出、高效益、运行正常、发展良性的区域市场;同时不断收缩和调整产出低、回报低、运行不畅、前景不优的区域市场,使区域布局与资源有效配合,协调发展,既发挥资源的潜力,又杜绝资源浪费。
有效资源配置是驱动
建筑企业要充分发挥资源的潜能,既要注重资源配置方向,又要注重资源之间配置的相融性,更要注重资源配置效率,充分放大资源配置里的价值和作用。
资源配置的方向。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资源配置只有方向明确,才能发挥资源的主观能动性,具体坚持四项原则。
有利于充分释放和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如企业的一级项目经理在小型工程中任职则没有做到才尽其用。
有利于考虑企业资源禀赋的适应性。如一个只从事过小型工程施工的技术员,让其任一个大型项目的总工程师,则其胜任程度就很难达到需要。
有利于适应市场需求。如企业承接一项5亿元以上的建筑工程,其施工管理人员只有10人,则在人员工作量、工作效率、积极性上不能有效发挥潜能,反而影响工作效率;反之亦然。
有利于目标市场的收益率。如一个区域市场的前景不佳,市场开拓不力,施工管理不到位,整个收益较差,企业除了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外,在资源分配上,应向那些目标市场收益高的区域加大配置力度。
资源配置方式。建筑企业资源配置的方式一般有四种情形。
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之间的配置。如在重点工程中,将企业优秀的人力资源,有实力的劳务资源与能满足施工生产的吊塔等设备、充足的钢材等原材料供应相配备,同时严格采购材质,减少材料损耗,杜绝材料浪费,则能实现优质高效的目标。
人力资源与财务资源的配合。有些工程,虽然业主资金支付比例不高,但该工程利润率较高,并有效回收工程款,减少必要非生产性支出,且有后续工程,如果企业在保障人力资源,劳务资源和充足的现金流,同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则能如期完成与业主签订的合同目标。
人力资源与劳务资源的配合。在工程施工中,劳务资源能力往往对工期和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一个劳务企业劳务资源充足而非临时组合,各工种综合素质较强、经验丰富,且服从指挥,劳务企业自身内部管理严格、纪律严格,同时建筑企业在工资支付、组织协调、人性化管理上均能管理到位,则能充分发挥劳务资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的配合。它是资源配置中最重要的配合关系。包括企业员工之间以任务为中心横向分工协作关系和以权利为中心的纵向行政隶属关系。随着企业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和人性层次不断提高,导致建筑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企业内人力资源之间配合关系也愈来愈向以任务为中心的横向的,富于弹性和灵活性的分工协作关系,而以权利为中心的纵向行政隶属关系则逐渐弱化。而人力资源之间合理配置则取决于企业组织架构、岗位设置、职责权限、工作目标、薪酬福利、绩效考核、奖罚约束等机制的配套以及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和员工人文关怀等深层次激发,因而建筑企业应该不断裁短管理链条,明晰岗位权责,精确工作目标,强化绩效考核,严格激励约束来减少人力资源配置时的摩擦与矛盾,发挥其最大的潜能和效应。不仅如此,企业的文化建设的好坏也影响和制约企业的资源配置,推动或阻碍资源潜能的发挥。建筑企业必须建立起上下同欲,内外同心,健康高效,和谐多赢的优秀企业文化,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之间的配置关系,而且也利于人力资源与物资资源、人力资源与财务资源和人力资源与劳务资源之间的协助、互动关系,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类资源之间的有效衔接、协作与配置,充分激发企业资源的潜力,促进企业科学发展、高效发展、优质发展。
罗宏: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注册一级建造师。先后荣获中国工程建设优秀高级职业经理人、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优秀建筑业企业经理、北京优秀企业家、武汉市建筑业优秀企业家等一系列荣誉与称号。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705号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邮编:10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