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程承包业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力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工程承包企业应主动地在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进行拓展和优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以获得更多市场份额。目前,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面临如何在国际复杂环境下实现可持续成长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本文将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体系作为一个商业生态系统,建立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生态系统模型,分析企业生态系统模型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关系,为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对自身生态位的动态调整与定位提供参考。

  生态系统是自然界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与此类似,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在国际市场中与周围诸多环境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也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生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建筑产业分工日益深化、承发包模式不断发展、承包商经营范围不断拓展、新的金融和技术支持不断介入,企业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很高,国际工程承包企业面临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分析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建立了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生态系统模型(见图1),该模型涵盖了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环境要素、市场相关各方、国际工程承包价值链及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动力层及各部分之间关系。可用于帮助分析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相关方、价值链及发展动力对于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作用和影响。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生态系统模型

  图1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生态系统模型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分析

  市场环境。从模型最上部看,本国支持政策、法律法规,东道国政策、法规、文化、宗教、习俗和各类风险是作用于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主要外部因素。

  目前,我国政府对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支持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明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企业及个人自担风险到各国各地区自由承揽工程和劳务合作项目。中央和地方政府先后出台推动“走出去”战略的政策措施,简化行政审批手续、下放审批权限、放松外汇管制等,鼓励我国企业承揽国际工程业务,为我国企业实现跨国经营营造了有利环境。此外,我国的建筑法规也在修改和完善,市场规则正逐步与国际接轨。

  国外工程承包市场的准入政策对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影响重大,世界多数国家都不同程度地设置准入障碍以保护本国承包商。此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企业承接国际工程需了解东道国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规避文化习俗差异产生的冲突。

  开拓国际市场面临的情况复杂多变,环境动荡性问题突出。国际工程项目相关干系方来自不同国家,项目影响因素多、涉及内容复杂、工作范围广、可控性难度大,国际工程承包商面临国家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人身安全风险、合同风险等多重风险。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商如果缺乏对国际市场及项目风险的科学分析和掌握,未能做好适合企业自身经验、能力和条件的准确定位,就会在海外工程承包中举步维艰甚至遭受巨大损失。

  市场分布。我国承揽的国际工程多分布在亚、非两洲,且近几年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比较而言,在拉丁美洲和欧洲的承包份额也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并不明显,尚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此外,我国企业已经开始进入北美、大洋洲等国际市场并取得一些成功。

  最近十年,我国对外承包商工程合同额和完成额保持强劲的上升势头,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种群处在快速上升阶段,新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不断增加,企业种群的国际市场份额持续上升。由于适合我国企业的国际市场承载能力有限,随着我国企业种群密度的进一步上升,将面临更大竞争压力和盈利挑战。目前正处于应抓住机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有利时期。

  物种多样性可用来评价物种的丰富程度及多样化程度,物种多样性越高,当外界环境变化时,可以抵御环境压力的能力就越强。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中,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环境下的承包企业构成不同种群,种群内又包含多种不同业务类型、多种不同能力差异的企业。大量与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相关的服务部门为企业提供各种配套服务,帮助国际工程承包企业不断发展进化,增强了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相关方分析

  辅助服务机构的影响。与生物界的集群特征类似,国际工程承包生态系统中也存在产业集群。随着国际工程承包产业的不断发展,集群内的各种配套功能逐渐完善,企业之间的关系不断建立,形成了网络型产业集群。该集群不仅是企业的集合,同时也是完成国际工程、提供服务的相关个体组成的网络系统,包括各类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管理咨询机构、协会及其他辅助服务机构。使得国际工程承包企业不仅可以利用自身所占有的各类资源,还可以间接的使用非自有资源,扩大了企业可以利用的资源范围,促进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的顺利实施。

  例如金融机构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带资承包项目约占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65%,融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承包商国际竞争取胜的关键条件。随着国际工程承包商间的竞争加剧,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的融资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而我国国际承包商多靠流动资金贷款方式解决资金的垫付,普遍存在融资渠道少、融资能力弱等问题。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相应措施解决对外承包工程融资问题,政府与国有银行的金融支持为企业开拓市场、扩大对外承包工程业务规模起到支撑作用。

  竞争者的影响。生态位是生态学中的重要概念,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生态位理论中有生态位密度、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等重要指标,这些指标影响着种群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由于环境为种群提供的资源有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种群之间的生态位常会发生重叠,从而产生冲突式竞争和合作式竞争,竞争是促进种群进化的动力。

  模型右侧是竞争者群,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与国际上其他工程承包企业提供的服务、利用的资源相同或相似,必然会产生生态位重叠,引发竞争。合作关系也是种群间生态关系的一种,合作式竞争往往会使各参与方获利实现“共赢”。当前的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环境具有动态复杂与激烈竞争两大特征,要求国际承包企业的竞争战略与环境动态匹配,培育能给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独特能力,重视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能力的整合。一方面,我国各类国际工程承包企业之间应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互相合作,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发挥特色,降低同构性,减少种群内竞争,实现协同进化。另一方面,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还应该积极同其他国际承包企业合作,从中获得信息、技术和市场进入途径。通过充分利用自身现有资源与其他企业的互补性资源,建立组织和市场双重优势,实现自身综合实力与管理经营能力的提高;不断发展和增强组织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发展分析

  服务延伸。随着竞争加剧,专业分工不断细化,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正将建筑服务延伸到价值链的所有增值环节。从模型中部看,EPC总承包商、BOT项目融资综合承包商位于价值链的顶层,具备提供从策划、设计到施工、运营等一体化服务的能力。咨询设计、施工安装、设备成套承包商等专业化的承包商位居其中部,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商大多处于该位置。而施工分包、劳务分包商则处于增值较低的价值链的底层。

  国际工程承包全球价值链一直处在动态的调整和变化中。我国的总承包企业在一些专业领域,如房建、电力、路桥等领域取得了不错成绩,应保持独创的工艺设计、精良的施工设备、有效的控制手段及协调管理能力,占据领域优势地位。中型建筑企业应针对建筑价值链的中高利润环节进行项目整体规划和运营管理,立足于专业优势不断发展。专业承包企业应努力避免低成本竞争,强调专业技术精益,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与企业信誉,同时与大型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拓展业务。勘察设计企业则应围绕自身优势向产业链上下游扩展,扩大承包范围,提供全过程管理咨询服务和工程总承包服务。

  自身发展。从模型下部看,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种群从资源层、技术层和管理层组成的“土壤”中汲取营养和水分,实现自身发展。

  从资源层看,承包商承揽国际工程必然要从东道国获得各种环境资源,资源的可获得性和充分性是实施承包项目的基础条件;承包商还要通过产业链下游的供货商获得工程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和机械设备,供货商信誉、技术水平、供货能力及产品质量和价格等对承包商有显著影响。

  从技术层看,国际工程承包涉及工程设计、装备制造、施工安装、施工组织、信息管理、运行维护等多种技术。业主对建设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业主对产品的多元化个性化要求,承包企业必须不断提高各种技术水平,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缩短技术更新周期,先进技术已成为企业成功拓展国际市场的关键因素。

  从管理层看,管理能力是企业的软实力,不容易被其他企业种群模仿,是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源动力。国际承包商要根据市场确定自己的国际化战略,提高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如管理人员对未来环境要有前瞻性,做好战略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正确有效的决策;同时采取措施抵御各类潜在风险,进行有效防控;还应提高项目组织能力,增加组织柔性,使之服从企业战略的推进,组织领导学习创新,以创新求发展。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生态系统模型可以反映我国及东道国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国际承包各类风险因素、我国国际承包企业种群、竞争者种群及相关辅助性支撑机构及企业内部各层次各部分的关系构成。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应从整体上掌握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体系现状,进行自身生态位定位,并根据系统模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生态位动态调整,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成长。

  注: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赵振宇

赵振宇

华北电力大学工程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导

赵振宇:CIB建设组织与管理专委会委员,中华建设管理研究会理事,美国土木工程学会(ASCE)国际学报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客座主编。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邮编:100070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李香玉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建设网_我要投稿李编辑 建设网_我要投稿靳编辑 建设网_我要投稿钟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