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申遗已有几年,这几天会有一个结果,人们翘首以待,真诚希望这个结果如意、圆满。这不仅仅是为了几年来从国家到青海为“唤起更多人关心和参与”所付出的热忱、心血、智慧和努力,更是真切、深沉地为了可可西里保护本身,以彰显“可可西里遗产地的突出普遍价值”——毕竟,在更大视野、更好平台、更多关注和更广泛支持下稳定、永远地保护纯净、永恒之所是这颗星球各民族超越国界的美好心愿和无畏梦想。
毋庸置疑,所有申遗都指向更好的保护。申遗作为保护工作的一部分也最能“说明”保护人对提名地的认识、抉择和作为,因此,申遗又以一个特殊、严谨且颇具仪式感的姿态集中凸显了一种对于完美保护的热忱与效率、作风与协同、夙愿与意志这些精神层面的特质。应该说,独有的自然遗产都十分宝贵,倘若在这独有之外又具备无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就更其珍贵,可可西里正是这样的地方。文明需要传承,“遗产”有待“打理”,“稀有”必须“特护”,为了责无旁贷的生态保护事业,我们要让“申遗精神”保持“鲶鱼效应”,激发、保持我们重信然诺的潜能和动力。
以申遗的精神办好保护的事情,意味着一个态度——几年来,青海上下“大申遗”的态度笃定而炽热。2014年底,我省启动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工作,我们梳理保护历程,强调文化传统,弘扬保护理念,落实保护政策,推敲保护细节,彰显保护责任,完善保护体系;提升民生水平,发挥社区功能,强化专业培训,加大资金投入,搭建参与平台,深化区域合作,注重依法办事,倾力科研支撑,把申遗过程变成深化保护的过程,把申遗过程变成传递生态文明意识的过程,变成举世关注、八方联手缔造“天上人间”、塑造“人间天堂”的过程。大道通天,态度致胜,我们秉持生态强省理念,负重前行,求索而为,多有“斩获”,我们的态度会永远像“屋脊”上的阳光,明丽而执着,通透而深广。
以申遗的精神办好保护的事情,意味着一种韧性——此刻起,青海上下再出发的韧性更加激越而澎湃。其实,韧性的坚持、守望,来自于与自然禀赋相应相求的极为深沉的文化传统。一个基本认知是,可可西里自然原真性得以保存的重要原因,正是基于当地群众保护原始自然生态,不猎杀野生动物,不破坏山水林草的自动自发和全身心付出。群众的力量是伟岸的,这应该是我们全部保护韧性的根。“江河之源、名山之宗、”和“中华水塔”以及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强调的未来五年“保护生态是青海最大的责任,必须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的宣告,是我们所有韧性作为的着力点。踩在坚实之处,就好纵然一跃,申遗是我们的主动一跳,也是我们一件接着一件来的厚重和扎实,保持这一节奏,就是在向世界和子孙明示一个民族对于环境的初心和对于保护的执着。
5月11日,青海日报《保护可可西里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一文中这样写道:“‘说起巡护草原,并不是想象中的游山玩水。我们这里的草原很大,而且大部分还是可可西里地区,我和阿爸骑着马,背上一周的干粮和帐篷一路巡护,走到哪就睡到哪,最苦的就是冬天巡护,夜里要到零下30多度呢。’永迪江才说的起劲,一旁的父亲默默不语微笑着。”这一普通民众“素面朝天”的一幕,让我们读出态度,也读出韧性;读出美好,也读出希望;读出“真实”的穿透力,也读出“守望”的耐劳度;读出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的责任,也读出巡护装备升级换代的迫切……心动一刻,行动一世,让我们读好“可可西里申遗”之图,成就“青海生态保护”之功,为动物王国,为生命乐园,为地球村已经拥有的灿烂和可以触摸的荣光。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