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源自60年的经典传承。
卓越,源自60载的执着拼搏!
这是一支具有60年光荣传统的建筑铁军,这是一支创造出深圳速度的传奇团队。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建二局一公司)自1954年成立以来,60年栉风沐雨,一代又一代的一公司人,肩负历史使命、传承光荣传统,以勇于创新、不断拼搏的顽强精神,为局和公司的发展与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共和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转战南北 与国同兴
1954年元月,一公司的前身——建筑工程部西南管理局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在重庆组建成立。组建第二年,公司服从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需要,奉令从重庆迁至太原。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公司儿女斗志昂扬,紧跟国家建设步伐,奔向太原。他们天作被,地当床,水泥肩来挑,红砖背来扛,艰苦奋斗,连续作战,勇当国防建设和重工业建设的先锋队。公司先后完成南寨电厂、247兵工厂改建、四川化工厂、峨眉山电影制片厂、成都钢铁厂、132飞机制造厂、双流机场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
上世纪60年代,公司转战巴蜀,挺进贵州。公司职工进老林,钻深山,处处大会战,号子穿云天。在云雾缭绕的大山里完成了五三一、五三二、 五三五、攀枝花钢铁厂、061国防工程、长虹电视机厂、七八三厂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为国家的“大三线”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上世纪70年代,公司儿女挥师湖南,北上唐山,驰援北京。在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里,公司人四海为家,勇挑重担,先后承建了长沙摩托车厂、岳阳化工厂、湖南大型建筑机械厂等工程,在岳麓山下留下了一个个闪光的足迹。在建设唐山陡河电厂时,遭遇唐山大地震,659名参战职工和家属长眠在了唐山。面对被破坏的厂房,公司人历经70多天的努力,终于让倾斜的万吨厂房整体扶正,垂直误差正负仅1厘米;180米的烟囱在135米处拦腰折断,在余震不断的艰险条件下,英勇的一公司人在135米断裂处重新组装滑模平台,仅用10天时间就使180米烟囱重新屹立起来。万吨厂房整体扶正创造了世界建筑史高层特重框架加固的奇迹,这一技术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人民日报》为此发表了长篇报道《奇迹是怎样诞生的》。1978年,公司进入北京,承建了当时亚洲最大的肿瘤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工程,以此为起点,公司融入改革开放的大潮,开启了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的新征程。
开拔向远 名扬特区
上世纪80年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公司将战略目光投向了深圳特区。1981年6月2日,公司奉命调入深圳特区,成为央企中首家参与特区建设的建筑施工单位,并在深圳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施工高速度,被深圳市首任市长梁湘称为“深圳速度”。
在特区第一高楼翠竹楼施工过程中,公司人大胆地将唐山陡河电厂183米烟囱的先进液压滑模工艺,率先应用到民用住宅楼施工中,大大降低了模板的使用率。翠竹楼于1982年6月开工、1983年12月竣工,创造了最快2.5天一层楼、平均3.5天一层楼的最快速度。当时的深圳市委书记、市长梁湘亲自批示——“要出简报,要加案语,积极推广之,好得很”,被《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光明日报》、《深圳特区报》先后刊登。“深圳速度”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代名词,也成为公司拓展市场的“金名片”。
上世纪90年代。公司秉承央企责任,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始终保持着在电厂建设、超高层建筑、大组团工程等方面的施工管理优势,承建了深圳地王大厦、深圳赛格广场、华北电力生产调度中心、深圳妈湾电厂、大亚湾核电站、沙角电厂B厂、月亮湾电厂等一大批经典工程。
创新进取 再创辉煌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公司紧跟总公司和局快速发展的步伐,迎来了创新发展的新机遇。
公司坚持以目标责任制为核心,大力推进大项目经理部建设,坚持底线管理、重构成本体系,坚持绿色施工、强化过程激励,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公司实际、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体制创新引领了公司长足的发展:利润总额从2008年的654万元,陡增到2013年的1.44亿元;营业额从2010年的47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80亿元,增长1.7倍;职工收入2013年与2010年相比,更是增长了1.59倍。
公司的建设者们以科技创新为源动力,充分利用在超高层建筑、城市综合体方面的核心竞争力,精心施工,奉献精品,完成了超过200米的超高层建筑10余个,大型城市综合体和大组团施工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米。由于一系列科学技术成果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328米的空中华西村获中国超高层钢结构施工金奖,中信大吉危改大组团施工项目获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半岛城邦花园二期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此外,8 项国家级奖项、10多项国家专利、两个国家级工法的获得,让公司勇立于科技创新的潮头。
新的世纪,公司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焕发出新活力,“亲情呼唤安康活动”已经成为公司的文化品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公司多次获得全国用户满意单位、首都文明单位称号,2013年,在被国资委授予“中央企业技能竞赛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后,公司又荣获了全国最高荣誉“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饱蘸浓墨谱华章。站在新的起点上,一公司人正意气风发地投身于中国建筑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大潮中,怀揣做强做大的梦想,风帆劲鼓逐浪行!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