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 录 | 注 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中国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一线风采 > 正文一线风采

绚丽银绸舞动楚天

—写在武黄城际铁路通车三个月之际

发布日期:2014-09-29来源:本站编辑:靳明伟

[摘要]

  神州大地,高铁飞驰。

  中国铁路人用了八年的时间,跨越国际上40年高铁发展历程,步入引领世界的“高铁时代”。中国建筑人用了八年的时间,华丽转身成为中国高铁建设的生力军。尤其是基础设施事业部通过高端营销,创新模式,引领承接了包括哈大、沪杭、石武、高铁武汉站等38项、累计全长1000多公里的重大铁路项目,为我国高铁新的“四纵四横”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谱写了一曲转型升级的瑰丽篇章,也造就了一张新的中国建筑名片。

  在高空俯瞰,它是如此的美丽,宛若一条绚丽的银绸,在田野里蜿蜒舞动,在湖泊中浪漫穿梭,在山川间任意飞驰。声声汽笛犹如惊雷,拉开了鄂东地区同城生活的新时代——它就是2014年6月18日武黄城际铁路开通后,从高铁武汉站开往黄石市大冶北站的一趟又一趟城际高速动车。

  珠联璧合的武汉至黄石城际铁路,是武汉市(1+8)半小时城市圈中武汉市连接鄂州市、黄石市的骨干线,实现了三个地市的人们打“铁的”上下班的人生梦想。

  中国建筑承建了全长近37公里的武黄城际二标工程,再一次以生力军的姿态,向世人展示了飞奔中国的形象和担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

  湖积盆地上建城际铸就中国建筑新辉煌

  1894年,与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配套,武汉至黄石大冶铁路建成通车,这是湖北省第一条铁路。百年后的2009年9月,与大冶铁路并行的武黄城际铁路开工,设计时速250公里。百年大冶铁路迎来了新伙伴。在素有“千湖之省”美誉的湖北建设高铁绝非易事,仅在中国建筑承建的武黄二标段,就有11座特大桥、2孔隧道和8公里多的软路基,需穿越短咀里湖、严家湖等4个大中型湖泊。该标段沿线所经过的大片农田,也都是膨胀土、松软土和湖积盆地,极易发生沉降。同时与既有线大冶铁路相临最近的距离又不足2米。一边是运输繁忙的铁路既有线,一边是在湖积盆地上建高铁,百台专业施工设备稍有不慎就会倾覆并严重危及既有线的运行安全。用铁路专业人士的话说,武黄二标段的施工,相当于“在瓷器店里耍大刀”、“嫩豆腐”上建高铁。

  总公司和基础设施事业部领导多次现场办公,指示要把武黄城际铁路建成安全工程、环保工程和助力社会经济发展的精品工程。

  参与武黄城际工程建设的中建四、五、六、七局和铁路公司均投入了最优秀的管理人员和最精良的装备,全面推进项目施工标准化,严控施工质量。经过3个“百日大会战”,终于成就了武黄项目安全无大事、质量无事故的惊人奇迹。

  经过项目部和参建单位无数次的攻关和试验,武黄项目还攻克了湖积盆地软土路基、近临既有线管桩、无轨道施工等技术难题,13项施工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专利授权,并且填补了高铁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验收标准的空白。

  武黄项目部因此获得武汉城市圈建设“先进单位”和武汉城际“优秀项目部”称号。

  历经1700多个昼夜书写铁路建设新传奇

  活跃在武黄城际铁路工地上的一群中建汉子,用辛勤的付出和堪比外科手术的精度,历经1700多个日夜的鏖战,铸就了这条享誉大江南北的“开往春天的城铁”。

  在武黄项目施工的近五年里,项目指挥长张锁彦几乎没有睡过一次安稳觉。在今年工程即将交工的时刻,为保证静态验收过关,不出一丁点问题,他带领技术人员用了10多天时间,沿着标段全程徒步5个来回,步行了190公里,一步一步地完成了桥上边、桥下边、路基边、护栏边、箱梁洞里边的“五边”地毯式质量排查,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会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的问题。“这就是中建人的责任,容不得半点闪失。”张锁彦说。

  那是2012年12月的一天,迷漫在长江以南的冻雨使本来就处于零下气温的武黄工地更加雪上加霜。电工吴荣恩却冒着大雨,冻得全身发抖,一遍又一遍地检查着出了故障的质量检测仪器。同事们劝他赶紧穿上雨衣或者打开雨伞,小心冻伤了身体,他却说,“雨具会妨碍我的行动和视线。”一个多小时后,故障终于排除了,但吴荣恩却成了一个冰人。

  项目测量队的小伙子们天天早出晚归,在荒郊野地里来回奔波,忍受着马蜂蛰伤、野草割伤的苦痛。为了准确定位短咀里湖中央一个个桥墩的坐标,即便全身伤痕累累,六局测量队的小伙子们仍然不顾初冬湖水的冰凉,义无反顾一次又一次地跃入湖中,只为了践行心中“更精准”三个字。他们每次游上岸时,一个个都冻得瑟瑟发抖,伤口剧痛,却无怨无悔。

  工程师范海波高烧40度仍坚持工作,走路颤颤巍巍,几次差点摔倒在工地。同事赶紧把他扶到就近的农村医务室,刚挂上点滴,施工现场就遇到了棘手的问题,无奈之下,同事又搀扶着他,手举吊瓶来到工地现场。此刻,海波微弱的话语显得是那样的高亢。现场的问题解决了,范海波却瘫坐在了地上。

  他们是中建武黄城际项目的群体代表,更多像他们一样的中建人,没有双休日,没有下班时间点,为的就是一种使命和责任。

  开往春天的城铁 打造长江经济带新引擎

  如一道绚丽的彩虹,武黄城际铁路飞架在世界瞩目并媲美日本东京和法国巴黎城际交通圈的武汉城市圈中,引领中国城市圈城际铁路发展的新潮流。当地群众盛赞其是“开往春天的城铁”,开启了鄂东地区工业文明时代。

  家住武汉、工作在黄石湖北理工学院的肖步云在武黄城际开通首日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城际铁路改变了她的生活,从6月18日起,她每天乘坐早晨7点的首趟动车去黄石市上班,下班再乘动车返回。

  与肖步云一样经常这样“赶早”的还有鄂州生意人杨时香,她上午8时35分,从鄂州站上车,9时06分到达武汉火车站,17分钟后,她登上武汉开往西安的高铁。“下午2点半还来得及到西安见两个客户”,杨时香说。

  2014年6月18日武黄城际铁路首次开通的那一天,有1.3万人象肖步云和杨时香一样“尝鲜”。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卢春房等领导多次莅临武黄二标指导工作时表示,感谢中国建筑为湖北经济发展和国家铁路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

  湖北省铁路办负责人王祖建表示,武黄城际铁路开通后,鄂州、黄石与武汉形成半小时交通圈,将开辟出湖北东部新的“时空隧道”,大大加快鄂州、黄石等地与武汉的资源共享、产业融合,三城居民一步迈入同城化生活。“城铁挽着长江跑”的效应将在鄂东地区快速显现,这其中有中国建筑的功劳。

  武黄城际通车,不仅标志着中国建筑铁路业务质的提升,而且彰显中国建筑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助推器,其重要作用将再一次载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史册。

  武黄城际铁路从大冶北站延伸至江西九江市的工程即将开工,并与昌九城际和向莆客专相连,将大幅度扩展长江经济带的辐射空间,为湖北打造长江经济带创造更多发展机遇,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引擎。

  中国建筑基础设施人喜欢武黄城际动车追风般的速度,在未来的铁路业务发展征程中再续辉煌。(中国建筑总公司 吴胜祥)

 
 
【相关阅读】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