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8分到93.69分,从榜上无名到锁定第一名。由北京住总第三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金第万科·朗润园项目在第四季度万科工程风险评估上荣获万科北京公司的第一名。
从最初参与评比的名落孙山,到如今拔得头筹并不是件容易事。几十家施工单位参与评比,各个施工单位分数角逐激烈,很多都在小数点后两位间争夺排名,可见竞争之残酷。
“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是什么让金第万科·朗润园项目在第四季度评估中摘夺桂冠?短短几个月就取得88分到93.69分巨大进步,它有何独门秘籍?
坚持实测实量 时刻“找自己的茬”
如果条件允许,没人愿意给自己找茬,不过在金第万科·朗润园的项目工地上,项目部却花大价钱配置了检测工具,时刻准备“找自己的茬”。
建筑高品质,一直是住三金第万科·朗润园项目部在工程建设中绝不妥协的地方,强调“于细节处见真章”,时时监控建筑的每个细节。为了更好地完成万科的评估,项目部在工程建造的基础上,也形成了自己的独门秘籍。例如:在建筑检查方面,项目部始终坚持严苛的“实测实量”标准,并鼓励工作人员自查自检,从而保证建筑的高质量、高标准。
如今在项目部,实测实量不仅是一项常规检查,更已深入到每一位员工的内心,成为大家主动参与的例行工作。那么建筑的检查,做到那种程度才能保证最好的品质?住三金第万科·朗润园项目经理李强的答案是,做好每一步。为保证工程品质,项目部从主体工程开始,每一步都做到“实测实量”,真正做到以数据说话,并鼓励每个流程的施工人员都严格检查,不达到标准绝不签字开始下一阶段的工作。
这一切源于项目部严格的检查制度及奖励机制。李强说,在项目部的“实测实量”中,如果达不到标准,或者整体分数不达标,不但不能顺利通过验工,得不到奖金,还有可能一切推倒重来。基于此,工人们从一开始并不理解到现在各班组你追我赶,积极开展自我检查。金第万科·朗润园项目的建筑质量也越来越符合自身的要求标准。
花大价钱 克服先天困难
除了有自己的独门秘籍,项目部还得克服许多先天困难。据李强介绍,由于万科集团是南方的公司,很多评价体系和标准与北京不一样。比如,南方公司用铝合金模板,轻巧方便,工程质量的保证主要依靠模板支撑体系,而北京用的是大钢模,需要用塔吊来搬运。
李强说,这两种模板的构造不一样,小块铝合金模板的特点是可以人工搬运和拼装,比较精确,而北京用塔吊拼装,就容易有质量通病。为了适应北京的特点,并且通过验收,项目部在使用传统大钢模的前提下,与厂家单独签了协议,把以前的8毫米合理误差严格为3毫米。“把关乎质量的支撑体系验收好,实际上付出了一些经济代价。但是为了保质保量,项目部在这些方面的投入一点都没有含糊。”李强说。
不仅如此,项目部还把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和严格的施工管理有机结合,来作为管好施工队伍的基本要求。首先在协作队伍选用上,项目部严格把关,对实力强、综合素质好的施工队伍优先采用,并根据各自特点,签订对口的劳务承包合同,扬其长避其短,既便于管理又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其次,对进场的所有施工队伍做到奖罚分明,促使他们遵章守制,切实保障施工安全和质量。并对特殊岗位人员实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施工组织和管理水平。
有舍才有得 清退不合格班组
不过即使这样,在工作中也还会出现一些问题。李强告诉记者,为了保质保量,他深入一线,一个工区一个工区的走访,了解劳动力使用和机械设备到位、运转情况,与员工交心谈心,与工人交朋友,掌握第一手资料,与班子其他领导一起,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重新清理协作队伍,清退施工能力和管理能力差的班组,选择信誉较好的班组进行了补充。
项目指派技术好、责任心强的干部负责管理现场,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从技术、机械资源上服务施工全过程。同时对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当即勒令纠正,超出自己职责和权限的上报项目部班子成员商议解决,将各种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此外项目部还加强了对材料商的管理。李强告诉记者,他们联系了多家材料商供料,变原来的独家经营为多家选择,确保了沙石料供应。此外,强化内部管理,对责任心不强,不能胜任岗位的员工进行帮助教育,教育后仍不能胜任岗位的人员进行了更换。加大对年轻技术干部技能培训的力度,对现场经常出现的问题,亲自梳理,面对面的谈,手把手地教,让年轻技术干部不断进步。
也正因有了如此主动参与的质量检测,及更多的严苛要求,金第万科·朗润园项目的建筑标准才得以获领跑者的殊荣。“其实一切还是源于工人,正是施工人员用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才诞生出高品质的建筑。”李强说。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