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辉腾锡勒草原,不再碧草青青;蓝天白云下金黄色的草原辽阔而粗犷,卓资山下的黑色缎带蜿蜒前行,在天际交融。驻扎在此两年之久的中交一公局一公司建设者们,金戈铁马驰骋草原,在吹响了一次次突击重大节点的集结号后,以一场漂亮的路面保卫战告别沙场。
京新高速公路是西部大开发的交通要道,全线建成后,新疆进京路程将缩短约1OOO多公里,对建设“三北”便捷公路大通道具有重要意义。
会战集结
确立思路迎战施工难题
京新高速集呼二标路段全长68.565公里,一公司承建全部沥青路面工程和48公里土建工程,工程总造价28.7亿元,合同工期32个月,是一公司承建过的最大公路施工项目,创造了公司多个“之最”——最大公路施工总承包项目、最大的独立项目经理部、最长路面施工线路、最复杂的地质情况……几个之最,给集呼二标特大型项目管理提出新课题。
项目当家人薛春瑞面临巨大压力,虽然只有三十几岁,却也是有着五个项目管理经验的老手了,曾在河南市场成功管理了“一拖三”项目,有着较强的资源整合和施工组织能力。作为公司第一个特大型公路施工项目,他深知管理风险更高于施工风险,并从以前的管理经验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说:“管理的核心之一就是要把所有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特大型项目管理,更是如此。”
在48公里的土建路段,有大小桥梁35座、分离式立交桥5座、通道涵洞101道,在规模化施工中,光施工队伍多达100多家,施工场面都是大会战、大集结。面对施工任务之艰巨,有效工期之紧迫(不足24个月),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的困难,项目从成立之初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并确立了“重点先行、难点先干、关键点突破、确保持续”的总体思路,班子成员按重要控制工程、区域、路段进行管理分工。
重点突围
依托技术自建人才学校
金盆湾隧道是内蒙古最长隧道,左右线全长共计6685米,施工难度被专家鉴定为全国第三。西梁村特大桥是集呼高速全线最长特大桥,曲线大、纵坡大,也是全线唯一一座使用70厘米高支座的桥梁,架设难度大;单幅路面为重载车道,基层比普通路面高出4公分,摊铺难度增大;且桥梁桩基大量流沙层、采金洞数量最多……如此复杂的地质、独特的工艺,现场如学校,集呼二标大有变成人才培养基地之势。
项目人员需求量大,不可能总向公司要人,必须想方设法挖掘自身潜能来满足管理需要。因此,项目从开建之初就重视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以特大型项目管理和技术管理为依托,做好了人才建设的准备,并决定从职业化、专业化、传统模式三个方向进行人才资源的整合。先是对其职业素养和业务知识进行综合培训,使其胜任岗位,这是职业化;再是根据路、桥、遂、路面所占工程比重,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化培训;三是实行“导师带徒”的传统模式,加速人才成长。
对于金盆湾特长隧道开挖中多遇采金洞,软岩大断面成为技术性难题,项目部通过论证,决定在施工中首次引进岩石掘进机,并以此将施工难点和技术难点作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的突破口,不仅将难点变成亮点,还为公司培养和储备了隧道施工专业技术人才;项目也在2011年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点项目”。
三年坚持
探索特大项目管理之路
随着工程三年来的全面推进,工程中难点逐一克服,年阶段任务也有序完成,项目管理的探索之路亦是逐渐趋向明朗。
2011年,是项目推行标准化、控制节点施工的“开局年”。针对当时有效工期短的情况,为保证金盆湾特长隧道的正常施工,项目在拌和站搭设全封闭防寒棚,安装锅炉,铺设地暖,并在隧道的四个入口搭建40米长防寒棚,保证了洞内温度,成为全线唯一一家冬季施工的标段。
2012年,是项目生产的“攻坚年”,要在五个半月内完成15亿产值。为此,项目部制定了“抢攻桥梁下构,主攻路基交验,全力桥梁架设,分散路面施工”的策略。在开展“大干100天,喜迎十八大”竞赛期间,3000余名施工人员、270余台(套)机械设备、4套混凝土拌和站、4套水稳拌和站、5 个预制场,多层次地毯式铺开,全面推进施工;这些数字和施工场面,记录着一场人员与设备的较量,也给项目的整体管理带来巨大考验。
2013年,进入规模化的路面施工“决胜年”。公司凭借多年路面施工经验,在集呼路上发挥优势。三套4000型沥青拌和站,最高日产混合料 14000吨,创公司历史新高。项目书记肖海生对那段施工情景仍记忆犹新,“那段日子简直是太忙了,领导班子全都盯在工地,车就是流动的宿舍。用薛经理的话说,就是睡也要睡在工地。”
艰辛的付出换来丰厚的回报,项目部不仅如期完成了主线路面施工,还帮助相邻标段一标完成了3公里的路面摊铺任务,并在多项评比中取得优胜,获得多方称赞。金秋十月,连接京新高速的内蒙古集呼路段68公里的大道路成功铺就,中交一公局又一次为祖国大西北建设蓝图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