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1日早上,经多波束测量及人工潜水探摸比对,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E10管节隧道基槽碎石铺设前清淤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清淤作业顺利通过隧道基槽基础质控组及监理的验收。这是继E5管节清淤战役后,Ⅳ工区在克服恶劣气候、设备意外故障等不利条件下,完成的又一次“与时间争先”清淤攻坚战!
“完成这次清淤,真不容易!”IV工区常务副经理陈林终于松了一口气。在他看来,这次清淤攻坚战的成功,是在项目总经理部和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工区上下同心、“捷龙”轮日夜奋战收获的成果。一两句话实难反映出此次清淤的复杂、艰难与特殊,下面请将时钟回拨到3月3日,重现E10管节基槽在清淤前后所发生的故事。
PLC系统意外故障——揪心
3月3日晚上,“捷龙”轮刚完成高压冲水系统及升降滑轮的修复,计划在设备调试正常后,第二天一早拖移至E10管节海域就位清淤,看来是一切就绪,只待起航。但此时,意外发生了:“捷龙”轮PLC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出现故障!PLC系统相当于船舶液压系统的“大脑”,一旦出故障将导致船舶全部液压系统瘫痪,无法动弹。
据“捷龙”轮船长赵江介绍,PLC系统非常复杂,涉及11个模块、数百条数据连接线,系统是非常稳定的,甚至船舶老旧到报废年限也不会出故障,广航局这么多船舶至今也是头一回遇见,而且该软件系统属于荷兰IHC公司,其硬件却是美国产品,市场上稀有。
基槽清淤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时间不等人,PLC系统修复工作迫在眉睫!陈林立即向广航局技术中心、设备部、船舶维修公司等所有船机技术部门“紧急求援”。4日中午,公司电气系统专家带着临时找到的三个近似模块赶赴现场,但发现尺寸不吻合。在船员们配合专家进行故障全面排查的同时,寻找配套软件系统与硬件模块的工作也通过多种渠道同步展开。
5日14:25终有转机,PLC系统故障暂时排除,工区马上安排“捷龙”轮的拖航与就位。但当晚22点,PLC系统故障又出现了,从深圳供应商仓库中“翻箱倒柜”找到的配件被连夜送往珠海;6日凌晨2点,安装调试完成,该系统暂时恢复稳定状态,然而好景不长,PLC系统在下午再次出现故障,并且频次加剧,故障时间间距由十多分钟至两小时不等,实在叫人揪心!
驻船工程师通过网络咨询了PLC生产商美国AB公司,了解故障排除方法,仔细检测余下的4块旧CPU,不断进行更换调试。同时,荷兰IHC公司专家也赶到珠海,为PLC系统进行全面排查维护。6日晚,PLC系统终于恢复正常。
现场指挥与时间赛跑——紧张
施工现场距离营地码头约14海里,通讯与交通都不方便。按照以往经验,Ⅳ工区在“捷龙”轮上设立“临时指挥所”,工区常务副经理陈林和副经理陈松波驻船指挥,及时解决问题、作出决策。
在“捷龙”轮拖航前,陈林考虑到工区拖轮马力不够,便向兄弟工区说明情况,得到Ⅴ工区的大力协助,在大马力拖轮与锚艇的协助下,“捷龙”轮于下午14:30开始启航,工区领导随船出发,全程处理现场突发情况。
副经理陈松波是“捷龙”轮上的“常客”,几乎每一次清淤任务,陈松波都会驻船,这一次也不例外。5日下午17点,“捷龙”轮到达E10管节施工海域后,陈松波便开始指挥布锚和管线布设。在Ⅴ工区2艘锚艇的协助下,一鼓作气地完成“捷龙”轮抛锚定位工作。“PLC系统出了故障,随后的每一项工作都在与时间赛跑”,陈松波也未敢松懈,一直忙到晚上十点多钟,草草地和船员们吃下那份“迟到的晚餐”,又开始了一轮紧张的忙碌。
陈松波是测量专业出身,测量技术知识及清淤经验非常丰富。在E10管节基槽清淤过程中,他全程指挥,时刻关注“捷龙”轮每日的清淤工效,根据槽底情况及时变更清淤方案,在快速推进E10管节基槽清淤的同时,协调多波束测量和水下探摸同步跟进。
在现场“临时指挥所”的指挥协调下,清淤作业昼夜高效进行,E10管节基槽清淤仅用了5天时间。据“捷龙”轮刘政委介绍,以前在清淤时若发生问题,总得通过调频或者电话联系工区协调解决,等事情协调完了,半天甚至一天的时间也就流失了。这次“临时指挥所”驻船指挥,船舶施工和各方面协调都紧凑多了,为清淤施工抢回了不少的时间。
分区分时开展清淤施工——紧凑
由于“捷龙”轮PLC系统的维修耽误了施工时间,要在11日前完成E10管节基槽清淤显得非常紧张。这次清淤和以往相比更加困难:一是水深,E10管节基槽清淤水深超过40米,清淤作业受风浪、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会降低工效;二是淤泥淤积点位置特殊,E10管节基槽淤积较严重处主要集中在与E9、E11管节交界处,最近处距离已安放的E9沉管尾端仅5米,稍有不慎会给E9沉管造成影响。
3月5日,在“捷龙”轮举行的清淤技术专题会上,副经理陈松波、何波对技术骨干进行技术交底,针对淤积严重处进行了专题讨论,最后大家形成了共识:“捷龙”轮争取在平潮时段施工,靠近E9管节清淤时进行“盖章式”清淤,对淤积较严重处要反复多遍清淤,坚决不留死角。在对E9-E10管节交接处清淤时,“捷龙”轮船员精准操作清淤头,避免触碰到E9沉管管壁,确保已安装管节的安全。
这5天的清淤攻坚战中,“捷龙”轮采取24小时“三班倒”施工,保证人休船不休。Ⅴ工区也积极配合,潜水探摸组集体待命,按照清淤一段、探摸一段、验收一段的原则,保证了清淤作业高效推进。
抢时间、保安全两不误——稳妥
E10管节邻近伶仃航道,在清淤施工时,“捷龙”轮右前锚距离伶仃航道仅数十米,海上浪大多雾,且“捷龙”吸管阻流截面随着吸淤头下放深度而增大,存在因走锚而压折断吸管的风险。为此,Ⅳ工区协同船舶骨干制定了多项措施,力保“捷龙”轮清淤施工安全。
设立警戒船。在清淤协调会上,考虑到施工区临近伶仃航道,工区常务副经理陈林提出了设立警戒船的建议,安排“航锋一”和“航驳3002”分别在“捷龙”轮的东北面和东南面下锚担任警戒任务,并在栏杆上挂上大红色横幅,写有“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警戒船”字样,提醒过往船舶注意避让现场施工;同时联系海事部门24小时播报过往船只管制信息,加强现场巡查力度,要求船舶限速行驶。
加强周边海域及管线巡查。“捷龙”轮值班人员时刻关注管线安全,利用望远镜观察周边的船舶情况;配合清淤的泥驳同时也担任管线警戒任务,提醒逼近管线的船舶及时避让;工区管线队在管线上插上彩旗、装上锚灯,使在海浪中起起伏伏的管线变得更加醒目,为“捷龙”轮的清淤施工再增一份保障。
世纪工程,基础先行。Ⅳ工区在人员和设备上的投入可谓是不遗余力,E10管节清淤尽管遭遇PLC意外故障、风浪流等不利因素影响,但经全体施工人员共同努力,攻坚克难,仍圆满完成了E10管节清淤任务,为后续的碎石垫层铺设和管节浮运安装奠定了坚实基础!
(庞美雄)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