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雅玲
这是位于中国最南端的省份,北隔琼中海峡与广东省远望。当北方冰天雪地,白雪皑皑的季节时,这里的太阳还像火球一样那么毒辣地炙烤着大地。这里长夏无冬,凡是不下雨的白天,永远都是烈日炎炎,似乎要点燃整个世界。
这是海南省琼中县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工地。海南琼中抽水蓄能电站是昌江核电站的配套工程,是南方电网公司根据海南电网运行需要,在广东省外建设的第一个调峰调频电源项目。电站位于琼中县南渡江南源黎田河上游,未来将安装3台200MW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600MW,设计年发电量为10.02亿kW.h。其主要承担海南电网调峰、填谷、调频、调相、紧急事故备用和黑启动等任务。水电七局在这里承担着上下库连接公路Ⅱ标,土建主体C4标尾水系统工程等的建设任务。
这是一个只有四人组成的小团队,只有“管事”李勇的年龄超过三十岁,十八年野外作业的风风雨雨写在了这矮个子男人的脸上;26岁的林玉朋,测量技术娴熟,工作中精准到位。刚到项目上时是一个温文儒雅的白面书生,到如今被强烈紫外线晒成黝黑的“黑面人物”;25岁的冷文文,一个有着1.83米身高的大男孩,用纤瘦的肩扛起连外箱重二十多斤的全站仪,用耐力与持久在工地写下恒心;23岁的郑燚,一个海蓄项目部最具“NBA实力”的篮球明星,球技精湛,工作中也绝不“拖泥带水”的人。人数少,聚集能量大,承担工作任务重,工作中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烈日下的工作镜头之一:上下库连接公路
工程前期,测量是“先遣部队”,连施工便道都没有的情况下就要进行工作。“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可这里是成片的树林,荒芜人烟,根本无人踏路,无路可走。为测得上下库连接公路初始线形,获得准确数据,确定便道位置,李勇这个团队只得负重徒步上山。由于没有路,项目部的车只能把李勇他们送到山下。灌木下杂草丛生,杂草里毒蛇出入,他们披荆斩棘,开辟道路,带刺的植物把他们的小腿划破,刮出道道血印,李勇和郑燚毫无顾忌,仍然克服重重困难艰难前行。“工程刚开工,手下没有熟练员工,只有刚分下来的学生郑燚,那时林玉朋和冷文文还没有来,里外都要人,那段时间我真是焦头烂额的”,李勇边走边气踹嘘嘘地说,军绿色的工作服早已经全部被汗水沁透了,到了测量地还要在疲惫中开始工作。即便如此,他还是利落地摆开三脚架,熟练而又小心地拿出全站仪,调试、旋转、对准、读数……有时忘了带水,嗓子干渴难耐,就像要着了火。汗还在肆意流淌,队长李勇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说:“我们坚持哈,测完了再回去” ……
烈日下的工作镜头之二:尾水主洞隔河相望的山上
为增加工作点,获得精准的地形图,确定尾水主洞位置,李勇、冷文文、林玉鹏、郑燚负重爬下几近垂直的山坡,趟过黎田河,又再爬上与尾水主洞隔河相望且相距十几里远的荒山上。烈日下,树林里又热又潮湿,为能放下全站仪三脚架,李勇、冷文文、林玉鹏、郑燚各人挥刀猛砍灌木,树上纷纷落下各种虫子,刚砍完一棵树,他们身上已经被不知名的虫子咬了无数个红包,又痒又痛。顾不上这些,四人继续清理“一席”之地。海南天气变化无常,没有征兆,大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刚才还炎热难耐,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他们来不及躲避,被汗水湿透的全身瞬间又被雨水浇了个透。雨中,他们苦笑着说“唉,经常的事情了,习惯就好了”,没有抱怨,没有对工作的得失计较,简单的几个字……雨水把满山的各种树木打得噼里啪啦作响,附近的鸟儿早已被雨打散,不见了踪影,只剩下低头聆听雨声的测量人。雨中的树林也许是童话的世界,美不胜收,但他们无心欣赏,“因为离项目部太远,上来一趟不容易,必须取得预定的数据才能回去,才不枉此行”,焦急地等待雨停后继续复工的李勇说。一年中,海南有两百多天在下雨,工作环境的艰苦是显而易见的。
“干久了,工作就成为一种习惯,苦点累点都不觉得有什么了”,李勇说这话的表情,透露出来的是来自内心的对职业的敬仰。
烈日下的工作镜头之三:尾水主洞洞口
10月25日。强烈的紫外线晒得我们赤在衣服外的皮肤生疼生疼的,就像无数个虫子在撕咬。林玉朋为避开刺眼的白光,眯起眼睛认真地看着全站仪上显示的数据。工地的地面泥泞不堪,在爬上边坡时,半风化岩层的沙粒落入我们的鞋中,郑燚若无其事地走在前面,鞋中的小沙粒对这群天天行走于工地的小伙子们毫无影响。可我得停下来脱鞋了,磕得慌呀!边坡虽然只有1:1.75的坡度,看起来并不陡,可在N次的“增加桩号,减少桩号,增加中心点,减少中心点”的来回移动中,手拿棱镜,身在边坡的郑燚也要小心行走,因为一旦滑倒便要滚下边坡摔个性命不保。汗水早已湿透了他的衣服,可他没有叫苦连天,没有要求就地休息,而是继续在尾水主洞上方两边和一二级马道间来回走动……我,一个门外汉;他--郑燚,一个腼腆的大男孩,谦虚、耐心地给我讲解测量中的横纵坐标。“比如,尾水主洞平面为横坐标,那么跟尾水主洞垂直的方向就为纵坐标……尾水主洞往居中的方向就是桩号减小;离居中往洞边缘就是桩号的增大……”郑燚用初学的知识为我讲解着……
“工作再辛苦再累我们都不怕,怕的是经常遇到眼镜蛇、蝮蛇啊这些的”,郑燚担心地说道。
“工地需要放点了随叫随到!”,测量队的四个成员共同承诺,他们以最佳工作状态服务于工地。
枯燥无味的工地生活, “高程、断面、开挖、桩号”是李勇他们四人每天的谈话内容。
他也向往过大不列颠曾经辉煌下有过的无数历史沉淀遗迹,向往过英伦三岛浪漫的爱情之旅,远在大洋彼岸硕博连读已经拿到绿卡的女友多次催促他移民英国,可李勇一直犹豫着,他舍不下扛了十八年的三脚架,舍不下远在四川青神县的老父老母,舍不脚下这片曾经的蛮荒之地。他要留下来建设它,让生命在这里慢慢燃烧,让脚下这片土地变得更加美丽和富饶……
林玉朋,远离河南新婚燕尔的妻子,用4年的工作经验认真执著于测量工作……
冷文文,2012年毕业于河南城建学院,始终秉一颗尽职尽责之心,情义独钟,为爱坚守着……
郑燚,为学到更多的技能,正努力工作着,学习着……
“刚开工是我们最辛苦的时候,好在最辛苦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李勇点燃一支烟,若无其事地望着远方……
如今,为上下库连接公路不断修改的线形,他们忙碌着;尾水主洞工作面每天不断变化着,他们需要时时对变化的洞口变形观测;为 6#支洞、8#支洞的洞轴线,他们测量放样,工地的每一处,都能见证着这四个人默默无闻、立足岗位传递着青春正能量的坚强身影。青春无悔!他们用最朴实无华的劳动为青春代言,为这个时代奋战在劳动一线的中坚力量代言!
接触这群年轻人,我看到了激情与活力,他们用信念与执着演绎着青春的多彩与辉煌!他们用“精、准”来对待工作,用“无所谓”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令人敬佩!
黎母山上,南渡江畔,漫山遍野的橡胶树,树身伤痕累累,腰间挂一小桶或系一小碗,在阵痛中不断地流下一滴滴乳白色的橡胶,这种甘愿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难道不是这群测量人真实的写照么?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