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铁道学院
文/闻 江 张信权
“筑质量精品,建百年校园”,在环境优美的天津市津南海河教育园区内,随着中建二局三公司天津分公司施工的铁道学院新校区今年7月竣工验收,也为项目部忠实执行了2年的这句施工准则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铁道学院是天津市重点工程,在2012年6月开工后,项目部以建造百年工程为号召,坚持用最严的标准,最强的措施,最好的手段,精工细作,精雕细刻,为成立于195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献记载为“中国职工教育的代表”的这所国家级首批重点中专校奉献出了质量一流的精品工程。先后荣获天津市结构海河杯、天津市文明工地、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天津市班组安全管理一等奖、天津市优秀项目管理成果三等奖等众多荣誉,为历史悠久的铁道学院跨入百年老校行列续写航程,再铸基石。
迷你“兵工厂” 锻造钢筋铁骨
在铁道学院有座占地不到2500平米的迷你精巧“兵工厂”---钢筋加工厂。它颇让项目部引以为豪的是:打破了公司众多项目在外加工钢筋的惯例,成为为数不多自己能生产“重武器”的项目,也为工程锻造出一身钢筋铁骨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兵工厂”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套丝机、弯曲机、调直机、切割机、吊车等设备样样齐全,形成了完整的钢筋原材料加工生产链。尤其是租赁的一台数控弯箍机,具有速度快、成品率高、没有任何损差等优点,只要把加工的钢筋参数输入机器主控板,就可以直接加工出成品,省略了盘圆钢筋调直的步骤,实现了优质、高效、好省。每天4-8吨的加工能力完全满足自给自足,还配备了2名专职管理人员,与外加工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2012年9月主体结构抢工期间,由于配筋失误,造成三号宿舍楼基础梁钢筋配置放样短了10公分,187根钢筋无法绑扎连接,项目部连夜重新加工保证了抢工所需。同时,187根钢筋经过重新加工在首层梁施工中再次被用上,没有造成材料浪费。项目部人员介绍说,如果没有这座加工厂,我们至少要到100公里外的廊坊才能加工,那已经是最近的加工厂了,连加工带运输至少需要5天时间,而且要多付出6万多元成本,5天,项目抢工期间实在耗不起。现在我们发现问题就可以及时整改,付出的仅仅是一些人工费,现场需要什么类型的成品钢筋就可以马上生产调配,解决了场外加工催料难、质量不可靠、耗时长等难题。
经统计,因“兵工厂”的建立,项目部施工期间应急、补救、纠错不下30多次,挽回损失几十万元。钢筋成品抽查合格率始终在优质水平,尤其加工的套丝丝扣合格率高达95%以上,高出外加工20%左右,为打造优质工程,半年就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立下了汗马功劳。
超高淘汰率 攻坚砌筑“巷战”
“灰缝要求横平竖直控制在10厘米,勾缝宽窄均匀、平滑顺直达到清水墙效果(不需要再抹灰),每块砖砂浆饱满度控制在95%以上,墙体平整度在4毫米以内”,在室内二次墙体砌筑上,项目部定出的这个质量检验尺,让一批批工人为之“前赴后继”,淘汰率上升到了传说不再是传说。
铁道学院总建筑面积77570 ㎡,10栋建筑主要满足学生住宿以及办公、后勤所需,因此,宿舍、办公室多达1320间,具有隔断多、构造柱多、门窗框多、施工工序多、砌筑量大等特点,而高标准的质量要求,让二次砌筑演变为了一场攻坚战,被项目人员形象的称为是一场逐窗逐门逐墙展开的“巷战”。
一流质量需要一流技术工人。项目部对二次砌筑的工艺、方法、质量标准给予了全面培训,在甲方、监理、项目部三方监督下,给予工人两次考试机会,只要有一次合格就可录用并持证上岗,否则被淘汰。
但录取的工人没能喜悦多久,便领教了这个标准的残酷。每天只要经过实测实量达不到标准的,就会被毫不留情的推倒重来。许多工人眼睁睁看着辛苦一天砌起的墙瞬间化为乌有,一次、二次……不少工人终于忍受不了了:“干了这么多工程没有见过这样苛刻的!”,感叹发狠中他们用退出做出了选择,最多时,整个班组竟然几十个人集体撂了挑子,看着现场稀稀拉拉的砌筑工人,项目部陷入到了不断招人、培训、考试……循环往复的怪圈里。但不管人员怎么变,这个质量标准始终坚定的不曾改变,就这样反反复复有800名工人参加考试,260人先后被录用,只有130名工人自豪的坚持到了最后,淘汰率达到了惊人的83%。但它锤炼出了一支技术精湛的精英队伍,在项目部组织的23次砌筑“比武”中有69人次荣登榜单,他们的水平可以经得起任何工程的考验。
项目部在付出工期滞后3个月的代价后,在甲方组织的海河教育园区三家特级资质单位同台竞技中,他们砌筑的1.4万m³墙体质量,7次评比5次获得第一,受到甲方10万元嘉奖。
如何让学生的宿舍门、窗稳固结实耐用,项目部下足了功夫。5280扇外窗、门内附框、9240个构造柱均采用了砼浇筑,再将膨胀螺栓锚入浇筑的砼内,这样足可以经起学生多动性的强力冲击。难能可贵的是,由于门窗、构造柱每个最多只有0.4 m³砼量,无法动用砼车浇筑,项目部全是用一辆辆小推车推料浇筑完成的,而且只能站在上层外架向下一层浇筑。还有因门窗、构造柱尺寸小,钢筋密度大容易造成浇筑不到顶、封堵不严,项目部又想出了在门窗、构造柱顶部模板开20厘米直径的圆洞,再将木漏斗模具紧密连接在圆洞上,在漏斗内浇筑砼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难题,这样精细化的浇筑,3万m³的砼浇筑量带来的施工强度和难度可想而知。而植筋、支模、浇筑、观感每一道的工序质量不因这些艰难被耽误,质量合格率照样达到了90%,对于存在问题的10%部分,项目部也给予了重新浇筑,没留任何遗憾。
8个月后,这场“巷战”终于停了下来,比主体结构施工还多用了2个月,“我们是用意志和信念打赢了这场砌筑攻坚战”项目部经理侯利成感慨道。2013年项目部一次性通过了“海河杯”验收,专家组对门窗、抱框柱给予了格外的赞扬。
QC智囊团 构筑勒脚容颜
勒脚是建筑外墙窗台以下一定高度范围内的加厚部位,可与防水、墙身水平防潮层形成闭合防潮系统。装饰清水砼勒脚更具有一次性浇筑到位,光滑、观感质量好,表面无色差、经久耐用等优点,为了百年工程,项目部再次瞄准了这个目标。
装饰清水砼勒脚施工难度非常大,需要在完工的主体结构上剔浅槽二次浇筑。铁道学院有5种不同规格的勒脚共2577m,最薄处仅有90毫米,砼不容易浇筑,振捣棒无法振捣。每个勒脚还有20毫米半径的圆弧角,而普通模板都是直角不能使用(施工难度大),为此,项目部成立了勒脚QC小组,在模板的选用、气泡、砼流动性控制等难题上展开了攻关。
QC小组首先在使用木模板还是钢模板上进行了对比实验,通过样板实验发现,木模板存在施工慢、跑模、出现气泡、表面观感差等系列问题。为此,项目部决定采用施工速度快,能达到清水砼观感效果的钢模板,但钢模板也存在圆弧角气泡不易排出,影响观感质量和砼振捣难等关键问题。
QC小组为此继续深入研究。通过专家咨询、多次研讨、反复实验对比后决定定制2m一块、4mm厚、带20mm圆弧角的钢模板。并在钢模板圆弧处每间距300mm增加直径6mm的排气孔;用振动棒在模板外面长时间震动的办法控制勒脚气泡(在90 mm最薄处浇筑砼时,采用人工细致插捣的方法以排出勒脚混凝土中的气泡。)使气泡由每平方米15 c㎡降低到小于10 c㎡,气泡大小由每平方米2-15mm缩小到2-6mm,高出了装饰清水砼验收标准,保证了勒脚的观感质量。
此外,QC小组经过不断对比实验取得突破,如采用在钢模板上刷食用油这种特殊的办法,让拆模后的清水砼表面色差观感达到了一致;把砼的流动性控制在140-160 mm,减少了蜂窝、麻面的产生……
依照QC小组在气泡的产生、模板的选用、砼配比、流动性的控制上的系列成果,项目部在施工中迅速推广,经过2个月精细化施工后,浇筑的256m³砼容颜尽展,得到业界一致认可。QC小组撰写的《清水砼勒脚施工工法》也填补了公司施工的空白。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满意的工程该怎样干?铁道学院用行动再次有力地诠释了这句名言,注入了新的内涵。1年后他们将接受国家最高质量奖的检阅,向着鲁班奖发起挑战。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