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李峰,首先映入脑海的是他那“苗条”的身材以及灿烂的笑容。但他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却是那“拼命三郎”般的工作劲头。由于他在班组时间长,年龄较大,大家都叫他“峰哥”。
作为施工一线的“元老”级班长,峰哥的心早已经植根于此,用他自己的话说,现场就是他第二个家。30年来他一直践行自己的诺言,先后参加了攀钢、衡钢、昆钢、南钢、重钢、南疆八钢、酒钢等大型钢厂建设,从土建配合到安全生产,从一线作业到施工管理岗位都有他工作辛勤的汗水。他所带领的班组和现场管理工作多次被公司、业主单位评为“优秀班组”、“先进集体”、“先进质量单位”。他总结的工作经验就是四个字“精”、“准”、“严”、“融”。
“精” 精细管理 降本增效 提高劳动效率
在精细化管理活动中,峰哥首先想到了在公司很多处于瘫痪状态的工器具、设备。为把这些机具维修好重新利用起来,他在公司内部成立临时的维修班组,一方面可以让新员工掌握一些机具、设备的用途,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另一方面维修部分的施工机具设备,为公司节约成本。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公司后,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表扬,并为他提供大力支持。就这样一个临时维修班组成立了,凭着多年的技术经验积累,没有哪个机具设备是他修理不好的,再加上他本人性格又好,有耐心,大家都愿意找他维修,称他为“峰哥大师”。多年来,在他的带动下,共修理电焊机 20余台、切割机30余台、弯管器15台,倒链7个,为公司节约资金3万余元。
他不但主动想办法节约成本,在班组的管理上也很严格,每次提出辅材计划,他都要严格把关,并坚持做到每天辅材领出都要登记。有一次,班组有位员工在焊接时,将剩下三分之一的焊条直接丢了,正好被他发现,他要求员工捡回焊条,必须把剩余的焊条利用起来,并在班组会上点名批评,罚款100元,使全班节约意识增强,责任意识明显提高。
2002年在昆钢项目中,李峰组织班组负责放电缆。按图纸需要放各种电缆180㎞,为了节约成本,他采取优化路径的办法,原本需放180㎞的电缆,只需放140㎞,为公司节约成本10余万元。后被公司评为“节约型”班组。
“准” 迎难而上 勇挑重担 攻克技术难关
作为班长、现场管理人员,李峰深知“打铁还得自身硬”的道理,为了熟练电气施工技术,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充电,详细分析设备原理,甚至对每一个开关、每一个阀门的位置和作用都熟记于心,使他养成了善于解决问题、严格管理的好习惯。
1990年5月,刚刚担任班长的“峰哥”接到公司让他组织参加攀钢热电厂施工的任务。在安装中控室电抗器母线制作中,由于安装母线弯多、层数多,长度长,母线的间距难以精确定位,而且甲方要求一周时间完成安装,当时现场安装人员十分紧张,施工人员也是参加工作不久的新工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面对时间紧、质量高、工艺复杂等情况,他没有退缩,欣然接受。组织这么复杂的工艺安装,他还是第一次尝试,因此必须做好。为了安装精确,他先从现场计算,再参照图纸计算,找出差距,反复再做试验,以提高安装的准确率,在确定安装没有问题后,再进行正式安装。由于对安装要求仔细,每一个母线的安装都准确无误,最后只用了3天就一次性完成了制作安装。受到了甲方的高度评价。
他不仅工作细心,对工作也是绝对服从。2010年7月15日凌晨2:00,攀钢 1450电缆突然发生故障,导致全厂停电,甲方要求公司马上处理恢复生产。时间就是效益,“峰哥”没有半点犹豫,马上赶往现场,在甲方的配合下,凭他多年的施工经验,很快就找准了故障原因,电缆是因过载时间太长,超负荷运行而至。李峰采取备用电缆代替的办法,仅仅30分钟就解决了问题,确保甲方正常生产,得到了甲方的再次肯定。
“严” 以身作则 严格管理 打造品牌效益
为了严格要求大家,“峰哥”在工作上始终坚持以身作则,扎根施工一线。
2006年,他在酒钢项目部担任施工员兼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发现作业人员在做接地时,对接地装置防腐处理不合格,接地干线的扁钢不平直,导线与接地端子的连接不够紧密。一向认真的他马上叫现场作业人员停止施工,要求重新按接地标准作业,一些员工不想麻烦劝他说“业主都没有说,就这样算了吧”,“坚决不行,我们要对业主负责”,大家看他如此认真,只好重新进行整改,由于现场的劳务工较多,他放心不下,就亲自带领大家一起干,并要求接地体的埋设间距要大于5m,深度超过0.6m,焊接面不小于2倍的扁钢宽度;焊接后及时敲除药皮,对镀锌层的损坏处进行防腐试验,对不平整的扁钢重新进行矫正处理,补充缺失的垫圈,以保证接地面积。整改后得到了业主监理高度评价,称电装分公司是一支“靠得住、打得赢”的专业队伍。
要管好项目施工谈何容易,既要确保安全,又要确保施工进度。每次周一的安全会他都要求人人必须参加,风雨无阻。在遇到安全问题上,他也坚决不留情面,每天施工前他都要检查每个员工的穿戴情况、精神状况、安全交底情况。高空作业他都要亲自指挥,坚守现场。为了确保每天施工任务有条不紊地进行,他每天都是第一个到现场,最后一个离开现场。对现场每个作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完成节点情况和施工图纸要求等他都了如指掌。
“融” 融入团队 乐于助人 发挥带头作用
30年来,从西南到西北、从内地到沿海、从国内到国外……只要施工需要,“峰哥”都是无怨无悔奔波在施工项目上。由于长年在施工一线,加之生活方面的困难,导致他的胃一直不好。
2013年11月,公司安排他马上赶往防城港盛隆集团参加棒材施工任务,当时就因为胃病他还在十九冶医院住院,接到任务后,他去医院开了一些药,带上一大堆药瓶子就赶往了防城港。在施工高峰期,人员紧张,有一位员工家里有事情请假,峰哥给他做思想工作,最后还是让员工留了下来。员工病了,峰哥主动为其送饭、照顾,他常常对大家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融入了一个团队,就是要团结;没有亲人在身边,我们都是亲人,就是要相互帮助、关心,要形成一个和谐的团队、一个积极有为的团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4春节,为了让大家高高兴兴回去与家人团聚,他主动提出留下,带领4名员工坚守在施工现场。
峰哥在工作中是大家的师傅,生活中是大家的贴心人,无论谁向他请教,他都会豪不保留地传授,有时为让员工知道怎么做,硬是把员工带到施工现场,手把手的教,直到搞懂为止。为了增强班组的凝聚力,他偶尔也会与大家一起“小聚”一下,增强沟通,他自己也说“我就是要与大家打成一片,与大家心贴心,知道大家在想什么,不让问题在班组出现,不让事故在现场发生”。
有时候同事问他“你都快退休了,工作为什么还这么认真?”他说:“首先我是一名党员,我不能做对不起党、对不起公司的事情”。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工作以来,李峰的荣誉没有断过,他先后获得公司“青年突击手”、“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在十九冶电工技能大赛中荣获个人一等奖。这不仅是他辛勤汗水的结晶,更是对他专业技术的肯定。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峰哥没有满足于现状,他将一如继往,脚踏实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承诺:“忠诚企业、勇挑重担、传授技能、发挥党员骨干的带头作用”。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