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史飞龙 石安荣
2013年元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1号文件后,以节能、省地、环保和绿色为标志的两型建筑模式迅猛发展。由中铁一局集团厦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一局厦门公司)成功实施的福建省住宅产业化首例试点项目——厦门市海沧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期中试厂房试点工程近日受到业内热烈关注。
6月27日,参加第五届中国(国际)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的2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专家代表,到主体结构已经通过验收的厦门市海沧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期中试厂房试点工程项目参观观摩,收获并分享“福建经验”。
此前一个月,厄瓜多尔教育部长奥古斯多·埃斯皮诺萨一行慕名到中铁一局厦门公司考察,重点了解和推动双方在建筑工业化、基础教育设施建设等领域开展进一步的交流合作。
厦门市海沧生物医药园区二期中试厂房试点工程,是福建省及厦门市两级政府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战略部署,为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实施,申报“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专项设立的住宅产业现代化试点工程项目。并以建设厦门住宅产业化基地(装配式建筑产业园)来带动闽南地区乃至福建省的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
游牧式工厂生产出福建省住宅产业化“第一楼”
一栋4层总高23.2米、总建筑面积1.6万的红色厂房是在工程现场的游牧式工厂中生产出来的,而修建的过程犹如搭积木。7月1日,当记者站在厦门市海沧生物医药园区二期中试厂房试点工程前时,听到这似乎有点儿童游戏的施工,却代表着中国住宅产业化的今后发展方向。
中铁一局厦门公司实施的厦门市海沧生物医药园区二期中试厂房试点工程采用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16418.04平方米,建筑主体层数为4层,首层层高6.5m,2-3层层高6米,4层高4.2米,主体高度为23.2米(含室内外高差)。厂房主楼除电梯井楼梯间部位现浇外,其他部分为预制柱、叠合梁、叠合板、外挂板等构件拼装,通过灌浆套筒对主体框架结构进行节点连接,连接节点采用后现浇施工。采用现场预制生产方式建造,预制率达到71%,预制拼装构件总数3228件。也就是说,楼房的构造整体被拆分成了一件件的标准部件,在现场的工厂生产完成后,再犹如搭积木般进行集中安装。
该项目首次在国内大量使用双节式钢筋连接套筒,这一创新,可以实现预制梁底筋便捷施工的设计方案,大幅提高了预制装配率和施工效率。同时,本项目为国内较少、厦门首栋采用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挂混凝土墙板体系的建筑。
质量控制:从厘米级到毫米级
在中铁一局厦门公司海沧生物医药园区二期中试厂房试点工程项目经理向金峰看来,建筑产业现代化必须使得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由传统建筑复制型生产模式向开发创新型生产模式转变,必须培养工人由原有的厘米级向毫米级误差控制的质量意识转变,形成精细化、标准化。
由于住宅产业化目前在国内还处于研发和试验阶段,属于新型施工方式,目前在国内没有太多的施工技术资料和施工管理经验可查阅和借鉴,中铁一局厦门公司的项目主要技术管理人员通过努力,在工程实施前组织编写了两项企业技术标准:《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与质量检验标准》、《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并经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备案发布实施。
同时,项目员工在工程实施过程当中,攻克了钢筋及套筒精密定位与对接、预制件剪力槽超薄混凝土侧壁施工等技术难题;总结了《住宅产业化“游牧式”预制生产工艺》工艺工法,这为厦门市乃至福建省推进现代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管理参考。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每一道工序和施工环节都进行了多次的方案探讨和论证。面对预制构件生产成品尺寸误差不超过3mm,装配架设误差不超过1cm的高精度要求,充分运用BIM技术进行同期三维建模,进行及时调整和校正,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利用BIM技术进行工程质量同步跟踪监控,从而有效的保证了预制精度和装配架设精度。
预制的楼房立柱、楼梯灯构件样品
与传统建筑施工相比:节能降耗明显
与传统建筑方式相比,建筑产业工业化生产优势明显,节能降耗效果显著。
向金锋为记者提供了厦门市海沧生物医药园区二期中试厂房试点工程的一组数据:通过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预制率达到了90%以上,施工现场模板用量减少了85%以上,现场脚手架用量减少了50%以上,钢材节约2%,混凝土节约7%,抹灰工程量节约50%,节水40%以上,节电10%以上,耗材节约40%,管理费用节约30%,施工现场垃圾减少80%,施工周期缩短30%,建筑节能50%以上。
住宅产业化还可以大大降低施工噪音和扬尘污染,从根本上实现传统建筑向现代节能环保建筑的转变。此外,推广住宅产业化能很好的缓和劳动力不足的现状,提高住宅品质和居住幸福指数。
预制的楼房外墙样品
打造“升级版”建筑产业化基地
住宅产业化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现场装配式安装建设,颠覆了传统建筑的生产方式,对实现产业结构转型、提升建筑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建造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具有重要作用。仅2013年一年国内新建PC工厂多达27家,其中山东省就有5家。而到了2015年,仅湖南一个省住宅产业化基地就已经达到14家。
目前,中铁一局厦门公司正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推进厦门市建筑产业现代化基地项目的建设。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295亩,建设期3年,总投资额约4.2亿元。基地共分为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三部分。其中生产区分为钢筋加工区、特种砼生产区、住宅工业生产区、管片生产区及市政桥梁构件生产区等。
这一标准化的机械化流水线建筑工业化厂区,可谓是游牧式预制厂的“升级版”和“加强版”。中铁一局厦门公司的管理目标是将其打造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可以想见,不久,厦门市乃至福建省的一栋栋高楼大厦将从这个工厂被 “魔幻般”的生产出来。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