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 录 | 注 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中国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一线风采 > 正文一线风采

标准,决定未来的市场

—水电十六局福建古田官江至洋上公路创建标准化施工管理纪实

发布日期:2015-03-24来源:中国电力建设集团编辑:靳明伟

[摘要]

  塑造标杆,福建省普通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现场观摩会选址古田

  1月15日至16日,由福建省交通厅主办的福建省普通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现场观摩会,在中国电建集团投资,水电十六局承建的福建宁德纵五线古田官江至洋上公路项目部举行。观摩会的主题是通过对标准化典型示范项目进行现场观摩,深化落实“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标准化工作理念,总结交流经验,推广好的做法,推进实施普通公路“五标准、五集中”标准化建设,引领带动全省普通干线公路建设标准化再提升。

  而这个被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和公路管理局确定为典型示范项目的工程,就是中国电建集团投资,水电十六局承建的福建宁德纵五线古田官江至洋上公路。

  由中国电建集团投资,水电十六局承建的福建宁德纵五线古田官江至洋上公路项目等级仅为二级普通公路,规模和等级并不起眼,但它又为何能吸引福建省公路建设的最高管理部门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和福建省公路管理局的目光呢?参加观摩会的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许永西,福建省公路管理局局长王增贤在观摩会上的讲话中道出了其中的缘由。

  许永西总工说,宁德纵五线古田官江至洋上公路工程施工的标准化管理,承建单位中国水电十六局有限公司上至公司领导、中至分公司、下至项目部均十分重视,不做表面文章,舍得投入,真抓实干,把创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工作看成是展示央企实力,兑现央企诚信,提升自身水平的实事,目光高远,算大账,不算小账。工程施工的标准化管理工作扎扎实实,亮点颇多,成效显著,为福建全省普通公路工程建设的标准化管理推广树立了典范,起到了很好的标杆与引领作用。今后全省的公路建设就是要更多选择像水电十六局这样有实力、讲信誉、重标准的大企业来承建。

  王增贤局长说,水电十六局承建的宁德纵五线古田官江至洋上公路项目是我看过的目前全省普通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搞得最到位的项目,也是福建省推广普通公路建设标准化以来做得最好的项目,硬件与软件都十分到位,整体与细节都做得很好。一些标准甚至超过了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的标准,难能可贵,值得推广。水电十六局为全省普通公路建设的标准化管理推广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来自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局、省交通质监局、省交通设计院的领导和全省各设区市交通运输局的分管领导、工程部门负责人、质监机构负责人,部分2014年新开工干线公路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及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约130余人在宁德纵五线古田官江至洋上公路施工现场的观摩中,听得认真,看得仔细,问得广泛。许多代表是边听边看边问边拍边记,对项目的标准化管理工作赞不绝口。

  福建省公路管理局制定颁布的《福建省普通公路建设项目施工单位管理标准化指南》对施工单位的机构制度建设、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管控、交(竣)工验收管理内等事项均有明确而严格的要求。旨在进一步科学规范工程建设中各项施工管理行为,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实现工程管理行为标准化,促进施工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作为在全国普通公路建设中率先提出标准化管理理念的省份,福建自去年以来,推行的力度不断加大。据业内人士介绍,施工单位要真正按照《福建省普通公路建设项目施工单位管理标准化指南》进行公路工程施工并非易事。首先要有一个清晰的思想认识,其次要革旧鼎新。

  尽管难度很大,但水电十六局做到了,而且做得十分漂亮,受到了福建省公路建设主管厅局领导和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

  下面就让我们走近水电十六局承建的福建宁德纵五线古田官江至洋上公路项目部,看看他们是如何顺应市场,扎扎实实创施工管理标准化的。

  不玩花拳秀脚,一切按标准行事

  宁德纵五线古田官江至洋上公路工程是中国电建集团投资建设的古田县基础设施建设“湖城一体”项目的子项目,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和公路管理局希望借助承建单位水电十六局的央企实力,打造一个普通公路标准化施工管理的典范。

  官江至洋上公路全长15公里,挖弃方多(挖方296万立方米,弃立方米218万立方米),针对项目的重点(11座桥585片梁)、难点(交通疏导和管制),工程开工伊始,项目部在项目策划上就明确了提出创标准化施工管理不搞花架子,不应付了事,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实打实推行“五标准、五集中”的工作思路与目标。依照《福建省普通公路建设项目施工单位管理标准化指南》各项要求,项目部精心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上报公司评审小组,对各项方案进行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等多方面评审、优化完善,并邀请业主与监理共同参与方案的确定。

  为完善项目管理标准化,项目部重点抓好“两到位,三落实”。项目中标后,立即落实管理人员,组建项目经理部,明确责任分工。就质量、进度控制、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等管理行为制定了相关制度。

  项目部以工程部为主,项目经理担任组长,成立了标准化实施小组,将标准化要求写入施工专项方案、施工技术交底及首件制总结中,做到施工前有要求、施工中有控制、施工后有考核,认真做到“标准成为习惯、习惯符合标准、结果达到标准”。

  项目经理部建设,本着以人为本,交通、通信便利,便于管理,少占耕地的原则进行选址,占地总面积4200平方米,全部采用活动板房建设,场地及道路均采用混凝土硬化。

  项目部各类图表齐全,建立了独立的档案室,办公区和生活区内均配置了消防安全器具。

  为防止 “下雨就停工,复工等三天”的情况,确保雨后及时复工,项目部利用石渣铺筑施工便道,在横跨溪流、河道的位置全部架设钢便桥,将雨水影响降到最小程度。

  项目部的梁场集中预制工程所需的各类预制件,既节约成本又兼顾环保,而且便于质量管控。由于制作流程标准,管理规范,整个梁场制作场地干净整洁。

  混凝土拌和站占地7700平方米,采用全自动强制式90型拌和楼,实际产量约50立方米/小时。布置了1个四仓配料斗及4个水泥罐。骨料采用三档级配,使得骨料级配连续性更好,混凝土和易性得到较大的改善。4个储料仓,面积为3000平方米,储量可达9000立方米,可预防施工高峰期雨季材料供应紧缺,确保项目半个月混凝土供应。4个储料仓全部使用彩钢板遮盖,确保骨料含水量稳定。

  根据本项目弃方多、工期紧的特性,将水稳、沥青拌和站的建设与路基弃方工期相结合,将两个拌和站建设在弃土场内,合计减少占用耕地78亩。不但减少对耕地占用与破坏,也利于前期规划布置,又节约了投资建设成本。

  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占地3.5万平方米,场内设6个料仓,其中细集料仓用遮雨棚全面遮盖。采用4000型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生产能力为300吨/小时。

  拌和楼操作系统与数据管控平台相结合,拌和数据实时上传。在拌和楼出料口设置LED显示屏,即时公布各类信息或显示当前拌料情况。

  钢筋加工场内全部采用彩钢瓦遮盖,配备5T龙门吊用于钢筋吊运,选用全自动数控钢筋弯箍机与弯曲机,场内设原材区、加工区、半成品区、成品区与废料区。真正做到流水线生产,工厂化施工。

  小型构件预制场负责制作拱形骨架预制块及边沟盖板。场地划分为生产区、养护区、模板清洗区及成品堆放区。其中生产区采用钢罩棚遮盖,确保施工进度不受雨季影响,养护区采用自动喷淋钢构架,养护用水经沉淀后循环利用。

  在信息管理方面,项目部引进项目信息管控系统:实现了质量、进度、投资三控,合同、信息两管,沟通一协调等核心业务管理。

  在试验室、拌和楼内安装数据采集设备及视频监控系统,做到试验数据、生产数据的自动采集与同步上传,业务数据不可更改,杜绝人为操作失误与数据造假。同时通过管理平台的数据集中管控,实现了现场、试验室、拌和站、梁场等关键位置生产数据的联网管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手机实时察看现场,实时查阅信息化管控平台相关信息。

  在施工工艺标准化的落实上,项目部严格按标准化指南的要求不折不扣。

  首先是路基施工标准化。针对福建地区雨季长,特别是古田地区平均年降雨量达2100毫米的情况,为降低雨水对路基施工造成的进度、质量的影响,在清表完成后根据现场实际采取换填,设盲沟、截水沟或临时排水沟等措施,并与现有排水系统相连接,防止浸泡路基。

  边坡防护、边坡绿化及排水系统严格按照“分级支护、安全稳定、圬工防护先行、植物防护紧跟” 路基施工“三同步”的原则实施。

  边坡植草防护采用车载喷播机进行作业,实现移动拌和及喷播,最大扬程可达40米,杜绝在边坡上作业的安全隐患,单台机一天可喷播2000平方米,施工效率提高3倍。

  为确保排水沟的施工质量,项目部对模板加固方案进行改进,采用角钢配合法兰钩制作成定型夹具式支撑,既便于模板尺寸固定,一次成型;又安拆简便。支撑架可以单人操作,一个工人每天可立模15米,施工效率提高一倍,每延米的立模成本可降低了60元。

  其次是桥梁施工标准化。全线有桥梁11座,桩基179根, 20米空心板585片,混凝土2.3万立方米。

  在桩基施工中,渣样统一使用自封口塑料袋保存,在标签纸上写上相关信息后放入木盒,保存到桩检合格为止。桩基钢筋笼安装前,在需要破桩头的部位采用泡沫套管将端头钢筋全部包裹,破桩时将有效桩长顶部凿穿,就可以轻易提起桩头部位混凝土块,提高了破桩头工作效率,也避免了对桩基顶部预留钢筋的破坏。

  三是路面施工标准化。路面施工零污染从源头做起,项目部专门设计了一套雷达监控自动洗车系统,在车辆驶入洗车池后,系统自动开启,对车轮进行冲洗。洗车用水经过三级沉淀池沉淀后回收循环利用,可节约大量的水资源。

  在现场施工“零污染”防治措施的管理上,制定了一系列防污染举措:

  面层施工:设拦截岗亭,避免非施工车辆对工作面的污染。

  半幅基层施工:水稳层与半幅路床交界处覆盖土工布,防止污染基层。

  沥青结构层施工:车辆清洗除污后,方可进入现场。

  已完成路段:设禁行和转向标志、临时护栏、岗哨,避免轮胎碾压污染 。

  开放路段:在交叉路口用混凝土铺装过渡段设洗车池,完工凿除,重新铺筑沥青混凝土 。

  此外在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方面,项目部同样严格按标准行事。纵五线项目是古田城关至高铁站的连接线,属于旧路拓宽改建,弯道取直工程,原有S202省道作为古田的交通枢纽要道,日平均车流量在5000辆次以上,对施工的干扰大。沿线占道施工的路段达5公里,完全截断省道的交叉口5处。

  为确保施工及车辆行人通行安全,项目部与业主、设计、监理及地方交管部门共同制定了一套交通布控专项实施方案:边施工、边通车,对加宽段落采取半幅封闭,半幅通车的方式;对交叉干扰段落采用设置临时便道通行的方式。

  根据交通布控方案,在施工交叉口设置了6个临时交通控制区:警示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度区→终止区。各区按照功能要求,分别设置不同的标识、标志,以及设置临时隔离墩、强制减速等设施,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通过车辆的安全、畅通。仅此一项,项目部就投入了2600多块安全警示标牌,3200多米彩钢板围挡,60道减速带,300个铁马,1300多个反光锥,33000米安全警戒绳。

  另外,在项目起终点设置了门式LED显示牌,及时通告现场施工情况;在占道施工路段全幅布置了彩钢板隔离带。

  由于措施有力,自工程开工以来,始终保持了道路畅通和安全,既为紧张的施工工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又受到当地政府、交管部门和当地民众的好评。

  施工标准化,力促企业管理全面提升

  福建省推行普通公路建设标准化的核心是五标准五集中,五标准为:设计标准化、工地建设标准化、施工工艺标准化、管理标准化、安全文明标准化;五集中为:梁片集中预制、混凝土集中拌和、中小构件集中制作、钢筋集中加工配送、关键数据集中管控。目的是在全省逐步构建符合我省普通公路特点的标准化体系和长效机制,总体上按照三个阶段实施:2014年为动员部署阶段,出台标准化指南,选树典型,引导带动全省国省干线建设标准化;2015年为重点推进阶段,推进国省干线建设的标准化,建设一批标准化建设示范工程;2016年为全面实施阶段,深化国省干线公路标准化,同步加快县道等农村公路标准化,实现标准化全覆盖。

  水电十六局承建的宁德纵五线古田官江至洋上公路工程、古田县省道202线古田高头岭至局下公路改建工程在创建标准化施工管理中成绩优异,被省交通运输厅列为福建省普通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示范项目,可以说是走在了前头,为全省的普通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起到了标杆和引领作用。水电十六局基础设施分公司总经理黄国超在现场观摩会上的创建标准化施工管理的经验介绍,引起与会代表的广泛兴趣和称赞。

  那么,宁德纵五线古田官江至洋上公路工程创建标准化施工管理工作为何能走在全省的前头?标准化施工管理究竟给施工企业和工程施工带来的了什么样的不同变化?带着这些问题,记者现场采访了黄国超总经理。

  黄总告诉记者,宁德纵五线古田官江至洋上公路工程标准化施工管理之所以能如何出色,首先得益于公司领导的重视关心和总部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公司总经理林文进,公司党委书记吕孟静明确要求项目部在创建标准化施工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央企的实力和信誉,要做就做最好。公司总工吴秀荣、公司副总经理谢亚章亲临现场指导创建工作。公司分管古田“湖城一体”项目的副总经理吴广忠,公司副总经理师兼古田“湖城一体”项目总包部总经理李建靠前指挥。

  标准化施工管理给项目部和工程施工带来的变化和成效十分明显,它引领项目部摒弃粗放,走上了一条与市场接轨的精细化发展之路。在保证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前提下,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黄总信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纵五线官江至洋上公路项目原设计工期为18个月,后缩短为13个月,如果按传统施工模式难以完成。仅管理费一项就可结余400多万,占整个项目3.2亿的1.3%。

  梁场集中预制建设和运行成本与分散预制对比可节约80万,工期减少2个月,可减少人工费支出约100万元。

  梁板张拉使用的数控智能张拉机可以实现双顶对称同步张拉,数据传输精确,施工与协助人员仅需2个人,张拉一束用时约9分钟(包含持荷5分钟),张拉一片梁板用时60分钟,原工艺张拉一片梁板需4个人耗时120分钟,585片梁的张拉,可以结余人工费18万元。

  钢筋集中加工并采用数控设备,半成品规格能得到保障,材料损耗减少,同时也提高合格率。原人工制作加工的效率每人每工作日为1.5T,使用数控设备后可达到12T。古田官江至洋上公路项目共需加工钢筋3000吨,节约人工费50多万。

  据粗略计算,古田官江至洋上公路项目通过标准化的施工管理,能量化的可结余成本近2%,另外,还有许多潜在的经济效益。

  谈到古田官江至洋上公路项目在标准化施工管理创建中大力实施的“五标准,五集中”体会,黄总说,工程施工标准化从施工管理入手,全面指导场地建设、施工工艺与安全文明标准化:场地用混凝土进行硬化,可以减少污染;骨料使用彩钢板遮盖,可以避免含水量变化;使用数控设备,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加快进度;集中加工生产,可以集约化管理,减少人员设备投入;钢罩棚内施工,可以全天候作业;实施交通布控方案,可以保证作业通行安全等等,优点不胜枚举。而保证安全、提升质量、加快进度就是经济效益的体现,也是工程管理的核心。

  对于施工企业而言,标准化施工管理既提升了企业的实力与水平,又提高了工程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效益最大化是所有企业追逐的终极目标,而提升经济效益的手段,正是标准化所要求的依靠先进的技术设备、先进的生产工艺及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我们应该把标准化施工管理的理念带入企业管理中,向其他项目领域推广,不断提升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水平。

  是的,工程标准化施工管理给施工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施工模式的变革,更重要的是整个企业管理水平和施工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我们有理由相信,古田纵五线官江至洋上公路项目标准化施工管理赢得的各界赞誉,必将为水电十六局在福建的普通公路建设市场上赢得更多的竞争空间。


 
 
【相关阅读】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