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过后尽开颜——记上海工程局市政工程公司营口污水厂的建设者们
发布日期:2016-11-02来源:编辑:
[摘要]
北国海滨喜捷报,万流汇聚听风雷。由公司承建的营口污水厂二期项目,,已进行了一年多的紧张施工,在此期间营口污水厂的施工建设者们以高昂的斗志,披荆斩棘,立克“三关”,在营口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建立起一座现代化综合污水处理厂,谱写了一曲公司在东北市场坚定开拓的行天歌。第一关:雨水沉积进点难 营口污水厂二期工程是辽宁省五大重点环保工程之一,工程造价1.12亿元。其位于该市老边区前塘村一废弃的盐场内。自2008年6月项目进点时,正是当地高温多雨季节,受海洋季风影响,该地区连续遭遇4场暴雨袭击,整个厂区早已变为一片汪洋。要完成便道修筑和场地平整,需要地表清淤12000 m3、回填建筑余料6700m3、地表抽水96000 m3。为确保快速进行构筑物基坑施工开挖,整个厂区的降水工作就成为项目施工进展的风向标,如何突破这一关,成为项目部头等大事。 项目技术人员深入现场勘察,结合施工方案,决定采取管井降水的方式。项目物设部紧急购置128台套0.75KW单向潜水泵,项目班子成员深入一线指挥施工人员实施24小时不间断的抽水,并在井深由原地面向下11m出利用一井一泵将水抽入PVC干管内最后排出场外。但由于当地地下水位过于丰富,施工中又遭遇暴雨的多次侵袭,管井降水效果并不理想。项目部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迅速调整了降水方案,决定采用厂区整体管井和轻型井点联合降水的方案,来推进工程进展。为此,项目工程技术人员仔细研究工程图纸,深入泥泞的现场,对降水区域进行仔细划分,对区域具体分析,指派物资人员对水泵等排水设施进行统一调配,采取三步走战略。一是在开挖深度和基坑面积较小的地区采用轻型井点降水;二是对于埋深大于6m难点地区则采用二级轻型井点降水的方式;三是针对基坑面积大,降水要求高的构筑物,尤其是重要单体生化池的基坑面积过大,原有的二级井点降水无法满足需要。项目部通过管井降水方式,在基坑中心地带设立四条轻型井点降水,基坑内开挖出四道600 600mm排水盲沟,在沟中迅速回填好碎石。并结合基坑周边明排沟集中排至集水坑排水的方法一举攻克了这一重点区域降水工作。 对于所有参与降水作业的员工来说,既要承受着初来东北地区所造成的水土不服,还要克服沿海地区喜怒无常的天气影响,最让这些建设者苦恼的就是在每一个降水施工的夜晚都要忍受着变异蚊虫的叮咬,奇痒难忍。有的员工脸、腿、脚由于抓烂后发炎甚至局部皮肤出现溃烂现象,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高强度的施工使项目员工的生产和生活面临着巨大的身心考验。但在巨大的困难面前,项目部员工并没有退缩,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最终厂区4座主要单体构筑物开挖作工作面基本成型,为各施工队伍顺利进场和提供作业面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一举扭转了前期的不利局面,同时,也赢得了业主的高度信任,站稳了脚跟。第二关:科技难关生化池 营口污水厂工程中标志性建筑就是生化池,此生化池主体结构尺寸为127.4米 98.8米,高度7.1米,总砼浇注量约9300立方米。其体积及砼浇注量在辽宁省同类单体构筑物中名列第一。而其无粘结预应力超长巨型无缝水池专利施工技术,科技含量高,风险大,在东北地区同类施工单体的施工中成功率仅为50%。如何攻克这一技术难关,掌握这一专利施工技术,无疑会为公司在东北水务建筑市场的开拓增加新的筹码,还将填补公司在这一施工技术领域的空白,意义重大。 面对如此庞大的构筑物施工,还要保证该技术在项目中一次性应用成功,项目工程技术人员倍感压力。它不仅将检验公司多年来在水务建筑施工领域技术积累的程度,同时也考验着项目施工生产组织的能力。为此,在进点之初,针对该项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项目工程人员积极查阅资料,着眼于现场,对比图纸,对技术进行消化。在充分吸收的同时确定了生化池四个方面工艺质量控制及施工的难点进行攻关。即如何保证铺设滑动层平整度;如何布设钢绞线及承压锚具;而如何解决变截面的应力变形和如何在48小时之内完成底板混凝土的一次性浇筑,将成为整个生化池施工技术控制的关键。 为克难关,项目班子在员工掀起技术攻关热潮,项目上下齐动,紧密团结,以各种形式全力支持项目工程部的科技攻关。项目部成立了由项目总工李恺为组长,其他成员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QC攻关小组。小组一经成立,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每当夜深人静,他人已进入梦乡,工程部办公室灯光依旧通明,从里面依稀能听见沙沙的翻书声和小声的讨论声。QC攻关小组的成员们针对四个技术难点,夜以继日地查阅着国外先进施工工艺,经过多次论证施工计划,细化施工环节,小组终于制定出几套试验方案报公司审阅,在得到公司技术专家的充分肯定后,最终决定采用在滑动层上方布置间垫块,先长后短,由西向东方向铺设钢绞线束并将锚具的固定直接采用点焊圆钢做支撑后焊死连成一片及采用圆弧渐开线的形式来解决滑动层平整度、钢绞线布设及转角变截面的应力变形的技术难点。同时结合禁止现场电焊作业、脚下带泥等杂物进入底板现场和大面积铺设搭跳等措施加强对滑动层、钢绞线铺设后半成品的保护的一整套方案,来解决在施工中的工艺难点。 在实际施工中,项目部精心安排,首先对项目部全体参战人员进行战前动员,在施工前2小时反复对实施性施工方案进行质量、技术控制要点详细交底,明确各关键施工人员的岗位责任;其次是项目班子成员都分时段坐镇指挥,成立现场指挥小组,将所有参战人员划分为8个小型生产班组,采用24小时两班倒的工作制度,12小时为一班,一班4组并确保每一个生产小组都有一名技术人员现场监控。从工序的振捣——模板监护——标高测量的控制以及后勤保障到商砼站前盘的(加料)配比控制、商砼的发车时间、行车距离及到达工地时间的精确计算着手,有条不紊的展开工作。最后,项目部根据未来3天的天气预测,制定了雨季施工应急预案,购买了防雨彩条布,为所有参战人员配备雨衣,确保正常施工作业。 在最关键的砼浇筑的过程中技术人员由西向东分别放置了2台48米气泵,沿池体两侧浇注。将另外2台地泵沿池体底板的中心区域浇注相结合的混凝土浇筑方式连续浇筑。该项目生产副经理杜学林、项目总工李恺现场蹲点指挥,夜以继日,紧盯现场,做好调度商砼车辆和各工艺环节衔接工作,确保了整个施工的平稳有序。经过所有施工人员连续40小时的艰苦奋战后,比预定计划提前8小时完成了底板5600立方预应力砼的浇注。依照预定方案,在72小时内完成了第一次张拉,在达到80%的设计值时进行了第二次张拉的整体张拉工艺一次性张拉完工。当施工现场传来工程一次成型的好消息时,项目生产副经理杜学林、项目总工李恺在现场已经蹲守了50多个小时,熬红的双眼中却闪现着胜利的喜悦。 第三关:巧中有细定乾坤 净化间单体工程是该项目的另一个标志性构筑物,由净化构筑物V型滤池、平流沉淀池和外围的房建砌体组成,其内部结构作业面小,外部结构工序多,是该项目结构最复杂、精度最高的单体工程。其单体工程池体结构尺寸要求误差在 2mm、预埋件安装精度共有3420块,总计11.25t,安装精度要求在 5mm,滤梁螺栓 2mm、屋面钢网架焊缝必须100%无损探伤。如何做好这一“瓷器活”,将充分考验项目技术人员手上有没有“金刚钻”。 面对如此复杂的单体工程结构及技术要求,项目部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以高昂的斗志从工程施工的实际出发,确立了最早开工、严控过程、完善细节的工作步骤。在施工中采取严格执行工程三检制度;技术人员现场蹲点,对模板、脚手架、混凝土振捣质量进行24小时监控;对于重点部位实行多人复核制,确保预埋件不漏埋、结构不漏项和工序形成流水作业,从而有效避开各作业面交叉施工的情况,通过稳扎稳打,兢兢业业的工作思路,逐步攻克了施工中各环节的技术控制难点,将施工的主动权牢牢把握在手中。 为保证该单体工程能顺利实施,公司专门抽调精干技术人员专项负责该单体的具体施工。何维义,这名参加工作刚满两年高校毕业生主动担当了此项任务,凭着他对工程项目技术的钻研和执着,让领导对他投以信任的目光,在面对如此精细又复杂结构的单体构筑物面前,年轻的他每天都工作12小时之上,白天他带领一名新分配的大学生从早到晚,顶着烈日,抱着图纸,泡在有人施工的现场和各部位,帮助和指导施工队消化图纸,落实技术交底;晚上他又反复对照图纸,比对结构尺寸和标高,优化施工工序。在他的努力下,整个单体工程未出现一例结构误差,始终将施工的主动权牢牢掌控。原先项目领导最担心的该单体工期滞后问题迎刃而解,并成为该项目工程进展最快、质量最优的单体工程。一个夏天的时间,净化间就拔地而起,而他却整整瘦了5斤… 当这“三关”都攻克的时候,一座现代化污水处理厂已基本展现在了全部施工人员面前,当他们看着这些付出无数心血的单体时,脸上的笑容逐渐漫延开来,那样的笑容,浓郁而温情,似能融化那寒冷的北方风雪一般动人心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