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维振
传统项目管理模式的不足
建筑业是个动态变化的行业,作为产业链条中重要的一环,施工企业既提供产品又提供服务,根据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宽度和深度不同,又产生了很多承包模式。不同的承包模式对应的项目管理标准化的含义、范围、宽度和广度都有差异。不同的企业对项目管理标准化的认识和实践不同。项目管理一直在两种模式间变动:一种是大公司、小项目的模式,公司既控制项目所需的资源,又进行直接的监督、指导,企业对项目的控制力较强;另一种是小公司、大项目的模式(有的也叫项目经理管项目的模式),项目经理实际拥有较大的人、财、物决策权,公司仅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指导,对项目的控制力较弱。
多年来,这两种模式都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但各自又有其不足:大公司小项目的模式,容易形成公司过度集权,减弱项目部的积极性。大多施工企业项目布局多地,大的施工企业布局全国甚至全球。企业掌控项目资源过强,管的过死。但是企业总部又不在工地一线,不可能全面掌握工地的情况,并及时作出决策。结果可能是企业总部权力越来越大,项目部失去积极性,工程进行的不顺利,最终项目越来越少,企业失去市场竞争力。
由于工程项目的特殊性,而小公司大项目的模式,过于依赖项目部尤其是项目经理的个人能力,造成项目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工程项目合同的责任主体是企业,无论是合同责任还是社会责任,都只有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才具备完全责任能力。如果实施过程中或竣工后出现问题,政府监管部门和建设方找的事企业而不是项目经理。并且项目经理作为自然人承受能力有限,不可能对项目巨大损失承担全部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市场上不乏因为某个具体项目的失败,导致企业倒闭的案例。
前一种模式企业的竞争力不强,后一种模式企业风险较大,容易因为个别项目的失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企业必须解决授权与管控的矛盾。只有建立管理的标准化体系,并根据实践不断改善,才能解决这一矛盾。
项目管理标准化的构成
企业战略和项目目标。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要保持竞争力,施工企业需要制定好适合自己发展的战略。工程项目是实现企业战略的基础载体,每个工程项目都是为了实现企业战略而存在的。在工程项目跟踪、投标、签订合同、实施、总结等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企业和项目必须做好策划工作。在项目实施前,企业应编制好《项目策划书》,《项目策划书》应具有指导性,是企业层和项目部执行的纲领性文件,主要内容:项目战略定位、项目成本分析、项目质量、安全、环保、工期、成本等目标、项目组织形式及资源配备、项目风险防控等。项目部正式组建后,项目经理应在《项目策划书》的框架下,满足《合同》要求,依据《项目部目标管理责任书》,在工程开工前,组织制定完成《项目部实施计划》,经企业批准后实施。企业根据批准的《项目实施策划书》,对项目部进行指导、监督、服务及过程管控。
企业和项目部两个层级的管理。通过行业多年的项目管理实践可以知道,企业的项目管理和项目部的项目部管理两个层级的作用不可偏废,企业应认真研究项目管理标准化工作。先有建造合同,后有项目管理。通常情况下,工程项目管理的主体是直接承担承包合同民事责任的法人企业,负责现场管理的是企业派出的项目部。无论何种类型的工程项目,项目管理的核心工作在两个层级进行:承担合同民事责任的企业对项目部提供服务、进行科学的监督、指导和控制,项目部按照企业确定的目标、授予的权限、配备的资源,发挥项目团队的积极性、创造性,遵照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制度安排,尽一切合理手段,实现企业确定的各项责任目标。
项目成本管理。企业应做好项目合同预算成本及项目部责任成本的测算,同时项目部应做好计划成本的测算和实际成本的核算。企业和项目部应做好合同预算成本、责任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的四算对比、分析、预警及控制。企业根据《项目策划书》、招投标文件、工程承包合同、外部条件等进行合同预算成本的测算,在《项目部目标管理责任书》中明确项目部的责任成本。项目部在开工前应根据工程合同、《项目策划书》、《项目部目标管理责任书》,积极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技术创新手段和经营措施等,测算项目计划成本。计划成本应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和外部环境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企业和项目部应做好成本分析、成本监测与控制。
项目全过程动态管理。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系统、不同类型,不同的利益分配机制和不同的承包模式,工程项目具有唯一性。企业应该以项目生命发展全过程为线索、串联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形成清晰的管理标准脉络,消除由于工程项目唯一性造成的管理差异性。项目启动后,企业应制定部门建立项目全过程动态管理表格,对项目从启动策划、投标、签约、实施、竣工交付、回访、保修及工程项目部撤销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
项目信息管理。没有信息,就没有管理。企业应积极建设项目管理系统,把工程项目的海量数据转化为可以分析决策的信息,最终通过企业的过滤、筛选和分析,形成企业独特的知识。没有正确的信息,也没有正确的管理。信息技术可以提升企业的效率,但信息技术不能代替管理,企业和项目部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同时,必须不断的改善提高管理水平,在收集海量数据的同时,通过管理不断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即使有了正确的信息,也不一定就有科学的管理。企业应不断学习,努力提升决策水平,对信息进行科学的判断和决策。
项目管理标准化的作用
和传统项目管理模式相比,管理标准化既能避免运营风险,又能解决企业的积极性问题。
在营销方面的作用。施工企业既提供产品又提供服务,好的产品和服务能带来好的信誉。标准化管控通过项目策划、项目目标部管理责任制和企业的动态管控,既能给建设方提供优质的产品,同时还能提供良好的服务及客户体验。客户满意度高,施工企业不但能继续承包后续工程,还有利于开发潜在的客户。另外,企业可以动员整个企业的资源和广大的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开发企业的战略工程。避开低价竞争、满世界找关系的低端营销模式。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通过项目部目标管理责任书、项目实施策划书,能很好的统一项目部和企业管理行为。目标管理责任书相当于企业和项目部之间的内部协议,项目的成本目标、工期目标、质量目标、安全目标、科技目标等在责任书中规定清晰,通过项目实施策划书的详细分解和策划,项目部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如何达到。企业管理部门很清楚的知道如何检查、如何考核、如何评价,以及如何调控项目部。
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工程项目具有唯一性,但是建造工程的知识具有传承性。为了确保项目成功,有必要借鉴以往项目和类似项目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显性知识包括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合同文件、企业管理制度、流程设置等;隐形知识包括专业技能、管理经验、良好做法等。尤其是隐形知识,容易随着人员的变动而消失。通过项目管理标准化系统,企业既可以容易的传播显性知识,又可以通过文本形式固化隐形知识,并不断的积累和消化,最终形成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推行项目管理标准化,有利于解决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矛盾,有利于实现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效率和效益最大化的目标。管理标准化能全面提高企业对工程项目的综合管控能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标准化管理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战略的有效路径。管理无止境,企业在建立基本的标准化管控体系后,应努力探索、与时俱进,不断改善和提高,始终保持超越一般行业水平管控效率,才能做到基业长青。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