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录 | 注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 1
  • 2
  • 杂志征订
  • 集团项目公司管理研讨会
所在位置:首页 > 管理案例 > 正文

“蹄疾步稳” 推进整体转型

发布日期:2016-04-28来源:本站编辑:刘梦怡

[摘要]

  “蹄疾步稳” 推进整体转型

  文\吴春军

  “三步走”和“七个发展”是六局在中国建筑结构转型的大格局中,对自身角色的分阶段定位和路径的多层次设计,

  体现了对转型战略的坚守、丰富和细化。

  中建股份易军董事长曾指出:要在高端市场与跨国公司进行竞争,不要与国内中小民营企业争夺中低端市场。这要求我们一是在合作方的选择上,要坚持“门当户对”的原则,在上游主动、直接面对政府和高端业主,在下游组装信誉可靠、实力过硬、业绩突出的协力单位;二是在业务方向的选择上,要坚持“聚焦高端”的原则,更多承担起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和民生工程建设的光荣责任。在全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宏观背景下,中国建筑大步走上了基础设施转型之路,开启了贯彻国家战略、勇担央企责任的新航线。

  转型在中国建筑已成为共识,如何有效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要蹄疾步稳。对于企业而言,转型必然伴随着改革和阵痛,也必须做到蹄疾步稳。

  “步稳”要做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实现“三个稳固”

  战略稳固。管理科学认为,“一流的战略、二流的执行,不如二流的战略、一流的执行”。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全党范围内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企业发展战略在立足现实、洞悉趋势、集思广益的基础上,一经确定就要保持相对稳固,这样才能排除无益争论的干扰,减少盲目摸索的时间,从而指引企业心无旁骛、脚踏实地、狠抓执行,坚定地朝着既定目标迈进,否则会纷纷扰扰、晕头转向、无所适从。中国建筑结构转型是承担央企责任的必然要求,是驶入蓝海的最优选择,是契合国情、企情的一流战略,相信只要笃定执着地推进下去,就一定能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建六局作为股份公司确定的唯一一个整体向基础设施转型的工程局,第一时间在基础设施跑道上“慢鸟先飞”,对转型战略始终坚持坚守、执着推进。今年,六局结合股份公司经营结构进一步调整的需要和自身转型的基础,围绕转型战略,确定了基础设施业务“三步走”和“七个发展”的“行军路线图”。“三步走”即:第一步,在中建八个工程局内,六局基础设施业务占比保持第一,基础设施规模效益(营业收入和利润)进入前三,这是六局今年的目标;第二步,在中建八个工程局内,六局基础设施各项指标的占比和绝对值实现全面第一,这是六局三年之内要完成的目标;第三步,实现六局在基础设施业务领域代表中国建筑最高水平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做到“央企一流、行业排头”,这是六局的长期目标。“七个发展”即:优先发展、加快发展、创新发展、领先发展、三条线(桥梁、轨道交通、铁路)发展、国际化发展、可持续发展。“三步走”和“七个发展”是六局在中国建筑结构转型的大格局中,对自身角色的分阶段定位和路径的多层次设计,体现了对转型战略的坚守、丰富和细化。

  根基稳固。要全面提升软实力,夯实管理基础。基础设施项目的经济效益一般会高于普通房建项目,但也有很多企业的基础设施项目存在亏损,关键还是要靠精细化管理、标准化运营、信息化支撑等核心管理能力获得高效益产出。提升软实力如同修炼内功,即使普通一掌,也能劈山碎石,软实力较强的企业一旦确定转型,必然会转得相对快捷。六局正在开展的管控体系优化升级工作,就是提升软实力的重大改革举措,期以内功的修炼助推转型升级。

  人心稳固。包括三个递进的基本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目标明确,有方向;第二个层次是上下同欲,聚力量;第三个层次是步调一致,在路上。六局自确定整体转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思想的统一和人心的稳固,比如在近期获股份公司批复的基础设施业务专项规划中,更进一步提出了基础设施业务发展的阶段目标和具体举措,同时在《中建信条·守正文化》手册中,明确发展目标为“打造央企一流、行业排头的中国建筑基础设施业务主力军”。通过种种举措再加上整体转型阶段性成果带来的正能量,六局已形成“言必称转型”、“一切服务转型”的良好氛围,广大员工已成为企业转型积极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进者。

  “蹄疾”要做到战术层面灵活、丰富、有效,发挥“四个作用”

  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转型中的企业应更加注重建立“倡导什么考核什么、考核什么兑现什么”的考核机制,旗帜鲜明地鼓励转型,有力有效地激励转型,从而形成凝心聚力的转型势头。六局以考核引领转型发展的思路,一是凝聚转型合力,众志成城谋转型。对于以房建为主的公司,提高基础设施主要指标的考核权重。二是强化尖兵示范,扬其所长带转型。对于基础设施专业公司,在考核指标设定上强化涉及转型速度和质量的关键指标,推动专业公司专注转型、加快发展。三是确保转型质量,提高标准促转型。六局今年明确并缩小了对基础设施业务的统计口径,设定了需要加速助跑并且用力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高度,促使全局不断突破极限,实现由以往的舒适到不舒适再到相对舒适的循环升级发展,逐步攀升更高的转型水平。

  发挥市场营销的牛鼻子作用。转型不能停下来转,而应动起来转,要用发展破解历史遗留问题,要用发展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否则就会作茧自缚。六局的转型是依靠基础设施的增量来消化和置换低端房建的存量,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在转型过程中,市场是提高增量、谋求发展的牛鼻子,应该牢牢抓住不放。中建六局今年明确规定,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承担的市场营销大项目指标中,基础设施占比不低于60%,领导带头冲锋重点难点工作,要依靠两级领导班子的带头营销发力,引领和推动六局在市场营销尤其是基础设施市场开拓上实现更大突破。

  发挥组织机构调整的发动机作用。组织机构调整优化后,“发动机”就能迅速启动,产生顺畅的强劲动力,企业就能在战略的指引下快速、持续地向前迈进。六局以对组织机构的调整为载体,对专业化与区域化的协同发展做出了探索。通过六局桥梁公司与北方公司的整合,以区域内成熟的公共关系、丰富的人脉资源和大量熟悉了解的优秀下游资源等优势,支撑了专业优势在地方的放大、延展和升级;以专业化方面业主相对高端、与政府更密切更直接合作、项目大体量、与投资联动等优势,促进了地方关系的优化、企业身份的高端化,从而带动了区域的深耕。

  发挥商业模式创新的杠杆作用。最优的商业模式可以产生最大的杠杆作用,从而实现“四两拨千斤”。基础设施业务相比一般房建业务,体量大、涉及面广、资源需求多,更需要发挥新商业模式的杠杆作用,由传统的在下游被动交纳保证金、垫资施工的资源被整合者,转变为在上游主动、直接面对政府和高端业主的资源整合者,以最小的自身投入带动最大的社会资源整合,获得最大的效益产出。兄弟工程局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成功的探索,六局将结合自身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在融投资撬动、结构化融资、规划设计先导、产业链合作、增值服务创新等方面继续探索,不断优化升级商业模式,打造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蹄疾步稳”要做好资源支撑,确保“两个壮大”

  壮大专业团队这一“人才库”。转型的业务方向要实现由最初的人才洼地转变为最终的人才高地,需要凭借非常手段,以优厚待遇吸引人,以宽阔平台锻炼人,以人文关怀凝聚人。六局为满足向基础设施转型的需要,以“协议薪酬”方式招聘基础设施高端人才,通过供需双方的相互了解和协商,最终以双方认可的薪酬待遇签订协议,对于急需的博士等高端人才,转正后即享受局总部部门副职待遇,同时六局将新引进的高端技术人才安排到下属公司担任副总工程师,负责三个左右大项目的技术工作,为基础设施人才搭建了宽阔的工作平台。人才与工作的相宜相长,为六局的转型发展壮大了“人才库”,注入了新动力。

  壮大科技研发这一“兵器库”。就像热兵器遇见冷兵器一样,拥有先进科技水平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无往不胜。基础设施行业门槛相对较高,很大部分原因在于这一领域容易形成坚固的技术壁垒,谁能抢占技术制高点,谁就能拥有组装资源的主动权。为此,六局组建了桥梁专业技术中心,在基础设施领域不断攀升着新的技术高度,在打破别人技术壁垒的同时,构建自己的技术壁垒,以技术优势作为组装资源的核心能力,走总承包加管理的道路,而不是传统的总承包加施工的道路,从而将包括其他央企在内的业内优秀施工企业组装为下游施工单位,真正占据产业链的高端。

转型是一场自我革命,既要做好组织动员,凝聚起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又要敢于壮士断腕、有所取舍。转型是一次战略转移,要果断放弃已危机四伏的传统领地,转战生机勃勃的宽广舞台,在割舍中收获更多,在运动中不断成长,从而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取得更大的胜利。而无论是自我革命还是战略转移,在一开始都很少会伴随喝彩和掌声,甚至会面对一些非议和嘘声,路上有坎坷、有阵痛在所难免,但只要耐得住寂寞,以“十年磨一剑、二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坚持,咬定目标,蹄疾步稳,就一定能最终实现破茧成蝶、华丽转身!

 

  作者系中建六局董事长、党委书记

  版权声明:本文系工程建设网独家稿件,版权为工程建设网所有。转载须注明来源及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企业管理

项目管理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