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录 | 注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 正文行业要闻

健康建筑策应供给侧改革

发布日期:2016-04-05来源:中国建设报编辑:伏牛山

[摘要]

   房地产业供给侧改革从何入手?什么样的产品才能为使用者带来福音?

   2015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一份显示中国人当下身体状况的调查报告,或许能给房地产业从业者带来些许启示。

   这份《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提示,国人80%以上的癌症都是由于外在的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引起的。造成不健康或疾病的诸多因素中,建筑环境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建筑周边环境不良、通用设计不当、室内装修污染都会引发健康损害甚至各类疾病。因此,减少、降低和消除建筑环境中的健康影响因素或潜在风险迫在眉睫。”

   3月28日,旨在促进国内建筑健康发展的《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从健康居住到健康工作,健康建筑亟待扩容

   近日,家住北京市海淀区某老旧小区的刘女士新购置了一台空气净化器,让本来就不甚宽敞的居室显得更加拥挤。刘女士说:“要不是北京雾霾频发,厨房串味、卫生间返味,家里也不会买这台机器。”

   事实上,因为诸如此类原因而购买空气净化器的家庭并不在少数。

   “建筑环境是造成不健康因素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商品化住宅经过近30年的历程,但是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没有解决好居住环境中的基本健康问题。很多家庭,只要家里做饭,卫生间就会返味,而且平时总觉得有异味存在。”反思近30年的住宅建设,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家住宅工程中心”)主任仲继寿深有感触。

   也正是看到这一点,从1999年开始,国家住宅工程中心就联合建筑学、生理学、卫生学、医学、体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专家,就居住与健康问题开展研究工作。相继发布了《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和《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CECS179: 2005和2009版)。

   自2002年起,国家住宅工程中心启动了以住宅小区为载体的健康住宅建设试点与示范工程,以检验和转化健康住宅研究成果。截至目前,已在全国41个城市建设了58个健康住宅试点项目。并从2004年开始持续主办《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国际论坛》,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仲继寿表示,“从1999年开始到今天,我们试图完善健康住宅的技术规程、建设标准、评价标准。与此同时,我们也在思考,是否能从过去关注住宅、关注居住生活,跨越到关注办公环境、关注与居住生活一样重要的工作?”

   据介绍,为引导建筑的相关利益方正确理解健康理念并采取健康行动,实现设计建造与使用维护全过程健康影响的定量描述,2013年12月,国家住宅工程中心向住宅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住宅联盟”)申请立项了《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同时向中国工程建设协会申请立项了《健康住宅评价标准》。标准以建筑环境对使用者的健康影响和使用者对建筑环境的主动干预作为评价重点,将适宜的空间和湿热环境、空气清洁、水质安全、环境安静、光照良好和健康促进作为标准的一级指标,通过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标准,客观衡量建筑的健康性能和健康指数,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健康风险的目的,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从被动健康到主动健康,全民意识尚需调动

   总结我国近20年的研究与实践并借鉴国外相关领域成果,国家住宅工程中心认为,建筑环境对使用者的健康影响体现在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层面,主要为水、气、声、光、热等环境的营造,以及合理选材、促进健身、促进交往、医疗保健和健康管理等方面。

   而在中国勘察设计大师、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顾问赵冠谦看来,《健康住宅评价标准》细分为三级指标很有必要,“没有这种细分,就没办法去评价健康建筑。尤其是三级指标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三级指标就没法控制。但是三级指标如何实现?它既是必要的,又不能泛指,这是编写本规范的难点。”

   “健康建筑应基于绿色和生态的基础上,没有绿色和生态,健康是不可能的。但是仅有绿色和生态,也不一定是健康的。”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星表示,“健康建筑在选址上也应该对生态环境有所要求,如果在一个拥挤的城市中做健康建筑,更应该从设计建造阶段就关注建筑的健康问题。”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燕翔在发言中阐述了他的观点:“健康建筑同样需要关注建筑声环境,噪音的潜在威胁可能会影响免疫系统,降低人体免疫性;影响神经系统,造成神经衰弱;甚至对心血管系统也会有影响。面对国外来势汹汹的健康住宅WELL标准,我国有必要对建筑健康问题加以重视。”

   部分与会专家同样认为,健康建筑的评价对象从住宅扩大到公共建筑,并以办公空间的健康性能评价作为突破口,涵盖人们居住、办公等主要生活和工作场所,意义重大。评价指标从设计建造层面转向使用者健康体验层面,以消费者的健康需求为导向,会极大地鼓励公众参与,引发全社会关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健康问题。

   来自开发建设单位的代表也指出,标准的指标框架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和健康养生理念,并与现代健康理念和建筑技术有机融合,公众易于理解和接受,设计建造和运营维护有据可依,具有可操作性。

   “以住区和办公场所为载体,将疾病的被动治疗转向主动预防,将疾病预防、健康促进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相结合,会极大地促进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改革,促进全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反过来会降低国家医疗事业的投入,尤其是个人医疗费用的支出,从而提高社会幸福指数。”与会大众代表如是说。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为建筑界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如果通过我们的研究,能够为国家、为整个行业提供一个好的健康建筑标准,希望在下一次的中央文件中,也能够把健康建筑问题列入其中。”针对健康建筑的未来发展,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建筑师刘燕辉表达了他的愿望。

【相关阅读】

ppp专题

管理案例

中建-结构转型

中建-结构转型

推进基础设施业务,不能像“群众都过河了,你还在摸石头”的慢,也要防止“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乱,务必高屋建瓴,长远谋划,做好推进组织架构、人才队伍、专项考核的顶层设计。

 

专题策划

资质管理改革大家谈

资质管理改革大家谈

近年,现行资质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资质标准的不合理之处逐渐显现,资质挂靠、违法分包和转包等行为屡禁不止,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交流了资质管理运行的现状,提出资质标准修订的相关建议。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