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型社会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建筑生产活动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能源的消耗最大的生产活动之一,同时建筑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绿色施工在这种背景和大环境下应运而生了。中国的绿色施工发展已探索十年,期间不乏在明星企业、样板工地,但是,就绿色施工发展缓慢的现状来说,如何形成长期有效的发展机制才是当务之急。
当前,缺乏确实可行的政府政策和行业技术标准是制约绿色施工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连同开发商绿色施工意识淡漠、前期成本投入不足等次要制约因素,共同制约着绿色施工的良性发展。现阶段是建立绿色施工标准化、产业化、系统化的关键时期,应采取切实举措,建立促进绿色施工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建立激励政策,严把验收关
激励制度。政府主管部门应学习国际先进的成功经验,制定能够促进绿色施工的法律法规,完善对应的法律体系,并依法严格要求企业和相关部门遵守绿色施工的规定,将其落实。一是税收政策。为增强企业绿色施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采取降低财政税收等经济措施监理激励政策。对在建项目进行绿色施工能级评估,对达到标准的施工企业降低其税收比例;对达不到标准的施工企业提高其税收比例,增加其社会责任成本。二是补贴政策。对实施绿色施工的企业进行合适的补贴,这样可以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增加生产能力,加速绿色施工快速健康发展,可以对施工单位的绿色施工能力进行评级,在招投标过程中对绿色施工能力强的企业有优先考虑。三是鼓励开发商将绿色施工准则、环境保护的责任纳入到施工蓝图、招标技术要求和工程建设合同中,并在合同中规定绿色施工所占造价比例或金额,以避免施工企业肆意调整。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加强对施工企业的监督,督促其按合同执行绿色施工要求。
绿色施工验收。绿色施工完成情况如何,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检查验收工作来鉴定,主要包括对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以及施工对周围环境居民生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估验收。将绿色施工验收纳入到建筑工程整体验收体系中,坚持建筑物只有符合上述标准、规范标才能通过竣工验收,投入使用。只有将绿色施工验收作为竣工验收的必备条件,才能真正地将绿色施工落实到每个工程项目中去。
打造典型示范,确立行业标准
以政府工程为主要对象,包括保障性住房、廉租房、医院等工程,要求必须按绿色施工标准实施,起到行业示范作用。可以考虑以政府部门为组织主导,建立一些与绿色施工相关的示范工程或行业标准。比如,组织实施“绿色施工样板工地”“五个百分之百要求”“新型节能材料与结构体系应用”等示范。
推广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明星工程能够在企业间起到以点带面,典型榜样作用。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各地区及企业通过申报时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引导绿色施工健康快速的发展。目前需要将推广绿色施工的制度进一步完善,尽快形成激励政策,通过示范工程的平台将更先进的绿色施工技术和更好的绿色施工管理经验应用于其它在建项目。此外,工程评优的过程中将绿色施工示范工地作为评优标准,以提升施工企业对绿色文明施工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绿色施工的行业标准的形成有利于为绿色施工管理办法的编制提供参考,为绿色施工技术研究提供平台。在推进绿色施工实践的过程中,要及时总结企业绿色施工的经验,对绿色施工的管理进一步量化,让绿色施工的实施做到有有法可依、有据可循。让施工企业通过自身实践总结经验,并将其中较好的经验编入到绿色施工的规范和标准中去,作为强制性条文来实施,并让施工单位参与到绿色施工相关规范的编制中来,以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加强技术研究,构建合理体系
近年来由于绿色施工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各个省市陆续建立了地方规范及标准,绿色施工由此从示范阶段逐步进入到了实施操作阶段。但是由于我国绿色施工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实际经验较少,可收集资料不足,现有的评估系统主观判断条款较多,量化评估条款较少,导致绿色施工的评价质量受到了影响。在发展示范工程和明星工程的同时应加大对绿色施工技术的研究以及绿色施工体系的建立,对尚未完善的体系进行整合,将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建立综合性评价评估体系。文明施工的管理制度相对较为完善,可将文明施工的管理制度修缮为绿色施工的管理制度,使其内容更全面,为绿色施工创造良好的运行条件。
发展绿色施工应以研究施工技术为重点,对施工工艺、施工材料、作业流程等方面进行研究,找出施工生产的规律,通过对传统施工技术的不合理提出推敲、质疑,再进行改良和优化,用以指导绿色施工,推动其有效前进。收集现已初见成效的绿色施工技术,编制成绿色施工技术推广目录,建立推广制度,支撑绿色施工的健康持续发展。通过规范标准禁止使用和生产已经淘汰的产品,并形成相关制度,以加快绿色材料的推广应用。及时修订绿色施工的规范和技术标准,淘汰落后的工艺和材料。绿色施工技术研究要以其他相关已经成熟的技术研究和国内外同行的成果和经验作为参考,完成从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的技术工作管理体系的建立。只有形成绿色施工管理和技术研究的集成,才能为绿色施工长效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建立绿色施工动态评价体系。由于绿色施工属于过程控制,具体实施阶段涉及到整个施工周期,无法做到一次性验收,因此建立施工完整周期绿色施工评价监督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建立绿色动态评价体系需从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进行全方位的系统评价,特别是应加强事中控制措施,对施工过程中的绿色施工量化指标进行分析评估。
加强宣传力度,强化绿色施工理念
目前绿色施工未能走出瓶颈、持续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们对绿色施工的认识度不够,从而影响了绿色施工的推广。提高人们对绿色施工的基本认识和主动性,需要加强对施工企业员工的关于绿色施工的培训、教育,让每一个人都能认识到绿色施工的重要性、必然性、法律性,从而对绿色施工的实施达到一种自上而下,全员实施的积极状态。为保障绿色施工能够贯彻执行,开展关于绿色施工的检查和评比活动,对施工企业进行奖励或处罚,以提高施工企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针对目前全社会还没有广泛形成对绿色施工的基本认识和主动意识,应进一步加强对公众的绿色施工意识,挖掘施工企业对绿色施工的积极性,使其充分认识到绿色施工的重要意义。尤其应对建筑工人进行广泛深入的教育、宣传和培训,强化对承包商的宣传教育,开展绿色施工检查评比活动,推动示范性绿色施工项目及施工企业的建立和发展。
推进市场发展,建立良性循环
如何将绿色施工做到长效良性的发展,除了加强政府引导外,绿色施工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做到政府正确引导、市场经济繁荣双轨同行,才能做到我国绿色施工的良性的、长效的发展。以企业发展带动绿色施工前进脚步,形成以绿色施工材料、产品、设备等市场需求为发展的竞争力,形成合理的市场环境,带动绿色施工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建造师资格认证评审中应适当加入绿色施工方面的考核内容,并且建立绿色施工专业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以完善绿色施工检测、评估工作体系。目前建筑市场上关于绿色施工的衍生产品较少,基本上都是企业独自发展,一次性投入,让相关产品投入市场、规模生产、循环利用将会对绿色施工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由于建筑施工对环境资源的消耗非常大,以及近年来城市生活环境的日益恶劣的凸显,发展绿色施工、推广绿色施工技术显得刻不容缓,绿色施工产业链的初步形成预示着绿色施工是大有可为的。绿色施工的全面落实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建立绿色施工理念传播机制、新技术新产品推广机制,利用社会媒体加强对绿色施工知识的普及,提高人们的绿色施工重要性意识,形成良好的外部氛围。绿色施工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施工单位、监理、业主、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参与,才能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施工生产中去。(作者: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公司 王良波)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