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七大指出:“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资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以科技为支撑,改革为动力。十二五期间,要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这表明,“转方式、调结构”,成为了“十二五”经济发展的主基调。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继续保持了平稳发展的势头,但受到国际国内各类复杂环境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速放慢,投资增长减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工程建设行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我们在各地调研了解掌握的情况来看,施工企业普遍感觉市场环境不景气,面临施工业务量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融资难度加大等新的问题;与压级压价、最低价中标、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等这些行业“顽疾”,交织在一起,极大地挤压着企业的利润空间,给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些现象和问题表明,施工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
当前,行业整体大而不强、产能过剩、恶性竞争、高产低利;企业管理方式粗放、经营结构同质化、科技创新不足的局面仍十分突出。这既是宏观经济发展方式的缩影,也是行业粗放型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以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涨为例,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人工成本越来越高是必然趋势。这就意味着,依靠传统的“人海战术”的施工方式,依靠低廉的人工成本竞争优势,将难以为继。工程建设行业“高投入、高能耗、低效率、低利润”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加快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已不是“要不要转”的问题,而是“向哪转,如何转”的问题。
企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宏观上的产业升级与转型,只有通过微观的、具体的企业升级和转型才得以实现。离开企业的参与与实践,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一句空话,就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就施工企业而言,转变经发展方式就是要从传统的单纯依靠资源消耗、依靠人员投入,转向依靠技术进步,管理创新,节能环保、绿色施工上来。
具体来说,一是要转变观念,尤其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们,要加深对转变发展方式的认识。转变发展方式,绝不是一般性的号召,也不是某个领导或专家拍脑袋拍出来的;绝不是转不转都可以,转快转慢也可以的问题。二是将重新定位企业发展战略,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先导。要在不放弃现有劳动密集型的基础上,加上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三是要创新管理理念,改革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手段的科技水平,实现高技术水平下的精细化管理。面对企业规模的扩张,不要用增加机构和人力的办法去适应,而要采取提高管理手段的科技水平的办法去适应。四是调整经营结构,尽量多元化经营。企业要改变经营结构,只有经营结构合理了,才有合理的经济结构。只有这样,我们的施工企业才能在新一轮的改革和变革中,跟上步伐,摆脱现有粗放、低效、简单的方式,实现发展方式的真正转变!(作者: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副秘书长 李清旭)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