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山东省建管局《关于开展“做大做强品牌企业、推进建筑业转型发展”的调研活动的通知》要求,淄博市建管处带领桓台县建管局和万鑫、天齐、高阳、新城、金城5企业有关人员,于前不久到江苏南通市建管局、浙江绍兴市建管局和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建筑总承包公司、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中成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就当地建筑业行业管理和建筑业企业改革发展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考察学习。
两市建筑业发展情况及主要做法
南通、绍兴建筑业基本情况 。南通市位于江苏省东部,从事建筑业人员约 100 万人。2012年,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3800 亿元,增加值 450 亿元,利税总额 180 亿元。共有特级资质企业 15 家,一级资质企业 151家。累计创国优工程奖50多项,鲁班奖74项。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8家。
绍兴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从事建筑业人员约 150 万人。2012 年,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4847 亿元,增加值 582亿元,利税总额 257亿元。共有特级资质企业 17 家,一级资质企业 279 家。累计创国优工程奖50多项,鲁班奖38项。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8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4家。
淄博市与南通市、绍兴市建筑业情况比较。与南通、绍兴相比,目前淄博市建筑业主要经济指标存在较大差距。南通、绍兴发展建筑业的主要做法。两市建筑业发展的起步时间、市场范围、发展规模、发展途径等各有差异,但有很多做法非常相近,主要体现在领导重视、政策扶持、金融支持、人才支撑、优质服务等方面。这些做法,很值得重视和借鉴。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两市都把建筑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每年都召开市领导参加的建筑业发展大会,总结上年建筑业的发展成效,分析发展形势,确定年度目标任务,明确年度工作难点、重点和着力点,对优秀建筑企业、企业家进行隆重表彰,并亲自视察重点工程,解决重大问题。市领导每年都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外地市慰问本市的建筑施工队伍,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理顺关系,为建筑企业排忧解难。
二是政策激励扶持。两市为支持建筑业发展在企业纳税、外出施工、获奖工程等方面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南通市实行建筑劳务分包企业的营业税由总包企业按建筑业税率代扣代缴;总包企业的营业税按全部承包额扣除支付给分包企业的价款后的余额计算。建筑安装企业离开工商登记注册地或经营管理所在地到其他地区施工的,应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证明,其经营所得,由工商登记注册地或经营管理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一并计征企业所得税,施工工程所在地税务机关不重复征收。对符合规定的技改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40%,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可从企业技改项目设备购置当年比上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扣。建筑企业购置200万元以上的大型专业机械设备的,根据企业税收情况,由同级政府给予不超过设备投资额5%的贴息补助。对进入省、市建筑业综合实力20强的企业,凡产值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人均利税等指标达到全省年度先进水平以上的,其上缴地方税收超过本地区平均增幅部分的50%~80%,可作为奖励,由同级政府安排用于支持企业添置大型设备或引进高新技术。
绍兴市为鼓励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精品工程,凡市属建筑业企业独立承包创“鲁班奖”“国优工程”奖的项目,奖励项目负责人20万元。独立承包创省级优质工程的企业,奖励项目负责人10万元。独立设计创国家级优秀设计一、二、三等奖的项目,分别奖励设计组10万元、5万元、3万元。获国家级工法的,奖励10万元。获国家级科技示范工程、绿色建筑奖、QC成果奖的企业,每项奖励5万元。上述奖金由市长奖励基金列支。为支持企业开拓市场,建筑企业在市外承揽工程业务的,有利润形成的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三年内由市财政给予30%的奖励。
三是银行合作支持。南通市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出面向各银行推荐贷款企业,举办“银企对接”活动,促成银行与企业进行业务洽谈,扩大银行授信额度和企业借贷水平,实现银企双赢,解决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等问题。在具体的银企合作过程中,突破常规,为企业提供最强大的资金支持。如项目签约后,对项目合同贷款,实行特事特办,按照非常规办法顺利为签约项目办理贷款手续。绍兴市政府要求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建筑业企业发展,在贷款和出具担保保函等方面,尽量为企业承揽重大项目提供方便。对诚实守信、经济效益优、还贷能力强的建筑企业,应适当增加授信额度,解决其合理的信贷资金需求。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中介机构通过联营、合资、合作等方式组建专业担保公司,为中小建筑企业拓展市场、承接业务开辟融资渠道。
四是人才政策倾斜。由于建筑业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文化素质低的特殊性,按照国家从业人员培训及职称评审晋升要求,两市建筑业主管部门积极向财政部门争取补助政策,对建筑从业人员进行免费培训,有效提高了建筑业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整体素质,同时也为企业节省了培训费用;建设主管部门每年邀请知名建筑业专家、特级资质建筑企业老总讲课,开阔了企业高管人员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并加强与人社部门沟通协调,主动为企业解决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申报问题,搭建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积极创造条件,在从业年限、学历、专业等方面降低注册建造师的报考门槛。
五是打响建筑品牌。南通市围绕打造全国一流强市的目标,发挥建筑业历史悠久,能工巧匠辈出,素有“建筑之乡”的美誉。在建筑经济总量、施工生产能力、工程质量水平、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处于江苏领先地位,建筑队伍被誉为“南通建筑铁军”。绍兴市以创优夺杯为突破口,打造“绍兴建筑”高端品牌,近年来,每年创国优工程奖和“鲁班奖”3-5项,省级优质工程奖60多项,进一步提升了“绍兴建筑”品牌地位。
六是加强信息交流。绍兴市积极建设面向世界、面向全国、具有绍兴特色的绍兴建筑业论坛基地,吸引世界和全国各地建筑业的重要会议在绍举行,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全国性建筑企业高层论坛、全国民营建筑企业论坛、全国“建筑之乡”发展论坛等活动,提升绍兴建筑业的影响力。开设绍兴建筑业信息网,构建项目信息、技术咨询、原材料供求信息的平台。
与两市建筑业发展情况对比分析
近年来,淄博市建筑业以全力打造建筑强市为目标,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全面推进发展模式、增长方式和体制机制的转变,大力实施扶优扶强、人才强企和“走出去”发展战略,全市建筑业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建筑经济实现平稳快速发展。2012年,全市建筑业完成总产值811.93亿元,同比增长21.84%,实现增加值213.8亿元,同比增长26.76%,实缴税金28.28亿元,同比增长20.93%;外出施工产值363.04亿元,同比增长25.19%,出省施工产值97.48亿元,同比增长40.09%,出国施工产值21.15亿元,同比增长22.84%;从业人数达35.3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6750人,工程技术人员达33483人,经济人员3267人,一级建造师1441人,二级建造师6889人。创出鲁班奖1项,“国优”工程2项,“泰山杯”25项(含装饰泰山杯6项),“柳泉杯”38项。创国家级QC成果4项,省级QC成果7项,市级QC成果35项,省级工法51项,省技术创新奖38项,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12项。但与南通、绍兴两个建筑强市建筑管理和建筑业发展情况对比,淄博市在政策支持、发展环境、经营理念、资本运作等方面存在许多差距与不足。
一是市场开拓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产业规模需进一步提升。淄博市在外地市场开拓和产业规模方面与两市差距较大。2012年,淄博市建筑业完成总产值812亿元,外出施工产值363亿元,占总产值45%。南通市建筑业完成总产值3800亿元,外出施工产值达85%以上。绍兴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848亿元,外出施工产值达80%以上。淄博市万鑫、天齐、新城、高阳4家特级施工总承包企业,2012年完成建筑业产值分别为65亿元、62亿元、37亿元、26亿元。南通市有特级资质企业15家,一级企业151家,其中,南通建筑总承包公司、苏中建设集团是具有工程设计甲级资质的工程总承包特级企业,2012年建筑业完成产值分别达到350亿元、278亿元;累计获得鲁班奖74项;2007年,南通市由江苏省政府授予全省唯一的“建筑强市”。绍兴市建筑业有上市企业3家,特级资质企业17家,其中,浙江中成集团、宝业集团2012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均为200多亿元,有10家企业进入“2012中国承包商60强”,15家企业进入“201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全市建筑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8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4家,累计获得鲁班奖38项、国优工程奖50多项。2011年12月,绍兴市由浙江省政府命名为全省唯一的“建筑强市”,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被命名为“建筑强县”,宝业、中成等16家企业被命名为“建筑强企”。
二是市区县政府扶持政策应进一步完善,扶持措施需进一步落实到位。2002年之后,绍兴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快建筑业发展的意见》等扶持政策,绍兴市建筑业管理局出台了《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建设建筑强市的实施意见》,支持和奖励企业拓展外地市场,提高工程质量,提升科技实力,逐步做大做强。南通市政府2007年5月出台《加快南通建筑业发展,打造全国一流建筑强市的若干意见》对企业税收、贷款、外出施工、引进人才、转型发展方面等都制定了具体的扶持政策。这些政策措施两市都给予了很好的落实,极大地促进了建筑业发展。在这方面,淄博市人民政府于2007年出台《关于加快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后,各区县政府未出台具体实施意见,直到2013年5月我市高青县政府出台了高青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实施意见》。
企业管理体制需进一步完善,行业管理体制需要创新。南通市建筑业通过分步推进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向民营企业改革改制,引导企业健全完善了各司其职、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了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现代企业制度,释放了企业发展活力。并因企制宜推进组织结构转型,加速形成了高资质、龙头企业的集群优势。通过连体企业重组转型,实体企业扩张转型,高资质企业与强势企业嫁接转型,较好的实现了传统大企业向企业集团的转变,摒弃了乡镇管理、家族管理和师徒管理的旧模式,建立起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管理层和操作层分离的管理机制,企业建立完善了项目部综合考核制、项目经理风险经营制、项目会计委派制、工程管理巡查制等系列管理制度。绍兴市推动大型企业从施工总承包向勘察、设计、施工一条龙服务的工程总承包转变,从房屋建筑、市政公用低附加值工程领域向公路、铁路、港口与航道等高附加值工程领域转变,从粗放型管理向高度精细化、信息化管理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鼓励宝业、精工等企业开展新型建筑工业化试点,推动建筑业从高能耗、高消耗的传统施工向节能、环保的绿色施工转变。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考核激励机制需进一步健全。两市建筑业的加速发展离不开政府及职能部门的优质服务,南通市通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模式,为建筑业发展保驾护航,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培育优秀企业家群体。以培养造就优秀企业家为核心,努力提升队伍竞争力。通过开展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技能、新信息、新知识的“六新”教育,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建筑企业高层管理人才,命名表彰了一批行业领军人物和功勋企业家,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和科技管理人才,在人大代表推荐、劳模评定、先进工作者申报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该市建筑行业先后涌现出市级以上劳模180人,其中,全国劳模3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部、省劳模60人。二是鼓励企业选送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到高等院校学习深造、出国出境培训,企业可按计税工资总额的2—2.5%提取教育培训经费计入成本。绍兴市对企业实行超前服务、快速服务、全程服务、确保思想认识到位、跟踪服务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资本运作模式需加强研究学习。江苏中南集团采取的上市融资大规模投资房地产,通过兼并收购控股方式,扩大经营范围,拉长产业链,加快企业发展的模式,以及为政府投资建医院、购物中心、招待所换土地的发展房地产的资本运作模式;浙江中成集团以建筑业为主业,以热电业为核心产业,以有机硅材料为新兴产业,兼顾房地产业、并投资金融酒店、教育、银行等产业的投融资战略;浙江宝业集团开辟的“从建筑设计到施工总承包”多元化经营、“鼠标加水泥”的信息化建设、“从建造到制造”的建筑工业化试点、以及收购湖北14家企业成立宝业集团湖北公司、与日本、德国、中科院合作投资1.5亿元建立企业国家级技术中心推广建筑工业化的资本运作方式非常值得企业研究学习。
(作者:山东省淄博市建管处 毕保军 孔祥林)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