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一则“国家已开始研究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合并计划”的新闻惊扰了股民。
受此消息影响,第二天中国铁建早盘高开后直线拉升,一度冲击涨停,收盘时涨5.33%;中国中铁涨5.96%。
自从中国南北车合并以来,近期关于其他央企或将合并的传闻也是满天飞。
春节前夕,有外媒报道称,中国政府考虑将中石油与中石化的母公司合并。此事一传出,2月25日,A股市场春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石化双雄在“合并”消息的刺激下,均大幅高开。
“中国电信将与中国联通合并;中国移动将与广电网合并”,之后三家运营商的股价也随之大涨。
央企们的反应几乎步调一致。
中国铁建和中国中铁双双发布澄清公告,否认将进行合并。
中石油和三大运营商均表示:“从未听说过。”中国石化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石化实说也转发回应了相关报道,并调侃道:“过年被逼问结婚,一上班被逼问合户,还能愉快地玩耍吗?”
评论员安宁肯定了央企新闻部门的回应,“谣言出现时,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应尽快出面澄清和回击,减小谣言对市场的冲击,并且加大对谣言的查处。防止出现谣言惑众的现象,还必须进一步规范信息的传播秩序,规范舆论环境,高悬法律利剑,严惩不法网络造谣者,这样才能还资本市场一片清净,有利于股价稳定。”
“谣言就是遥遥领先的预言。”这几年,这句话,由于众所周知的那些事,多次一语成谶,所以,很多股民恐怕依然要绞尽脑汁揣测。
可以看出,无论是普通股民,还是央企各个层级,信息都不是统一的。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是央企重组论的主要呼吁者。近半年来,多家媒体报道都引用了李锦的观点作为央企重组论的佐证。在他看来,虽然一时间央企重组消息扑朔迷离、真假难分,但央企重组的背景是真的,动因是真的,只是信息常常是不准确的,“最近一连串央企重组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从目前所披露的信息来看,确实有一些消息没有确切的来源与根据,也有一些消息可能是有来源却不便于说,存在着消息不对称现象。”
这个所谓“真的背景”,在媒体出现频率极高——所有关注点实际上没有远离核心背景:“十二五”期间,国资委除继续推动将122家央企缩减至100家以内的任务,还要在此基础上打造30至50家“精品”央企。
“这就是主旋律。”评论员曾召鑫据此分析认为,从最初的中国南北车合并,到中国电信业巨头的传闻,发展到石油巨无霸的超级合并说法,都是自上而下的整体改革思路,“国资委正在尝试新的改革与管理风格,从这个逻辑来看,央企之间的重组并购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旋律,与此同时,央企此轮兼并重组潮的又一特色是国资监管部门的自我改革和自我革命,更加注重兼并重组过程中企业所发挥的市场主体作用。”
“这只是一个开始。”在年初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上海电力、吉电股份、东方能源等同时发布措辞一致的提示性公告,证实国务院国资委已经启动中电投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的重组之后,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吴金希明确提示:“今年还会集中出现央企合并潮。”他判断,从长远看,以强强联合的方式形成大的集团,更能增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整体竞争力,相信随着央企以合并重组方式的不断改革,会产生越来越多有实力竞争国际市场的央企品牌。近年来,随着中央企业的迅速壮大,其业务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一个行业出现几家央企的局面十分正常。为了避免同业竞争,资源要素必然要向大企业集中。此外,随着国企结构调整的推进,整个国企的核心竞争力都在由大向强转变,进行合并重组,强化主营业务,也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
针对种种传言,国家发改委特约研究员郭凡礼分析,新一轮央企重组较以往相比,更加注重市场规律,降低行政直接干预,增加企业决策权。他认为,“央企重组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开。重组后的央企按照市场规律运营,降低行政对央企的影响。但是能否彻底实现政企分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开等仍是一个难点。”鉴于央企重组中可能会出现的种种问题,郭凡礼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在央企重组过程中,第一要注意央企资产流失问题;第二,促使重组过程的公平合法,保障企业的话语权;第三,完善重组后的监管制度,合理监督企业行为。
合并就一定好吗?企业管理专家况杰指出,不应该单纯把数量减少作为国企重组的目标,更重要的是提高央企的质量。况杰也认为,从国企改革的思路看,合并重组是必然趋势。他建议,国企改革要明确一个思路,即建立一些控股集团,以资本为纽带,进行这样的控股重组。如果控股集团以出资人身份来重组这样的央企,那数量的减少是必然的。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黄志龙也认为,“尽管央企的改革还是有成效的,但是央企的改革不是数量多少的问题,而是另外其他方面的问题。比如说各级政府,还有各个部门、金融机构,在市场准入、融资贷款、国有土地等各个方面给了央企过度优惠或者倾斜政策,很多大型央企跟政府决策的影响力,甚至超过很多地方政府,所以使得央企和各个部门还有地方政府现在已经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另外,监管部门甚至包括国资委对央企的内部影响力是非常有限的,尽管央企是全民所有制企业,但是实际上央企的各项决策,包括它的利润分红等等,都是央企最高管理层少数几个人掌控,这也是这次中央规定中央企业改革的一个根本原因。”
毕竟,合并与否,不是一个定死的命题。
评论员周俊生认为,不管消息真假,合并与否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尽管消息的真实性还有待证实,但是,它提出了一个让人感兴趣的现实话题,中国的石油企业能不能合并?如果按照流传中的版本进行合并,它会对中国现有的石油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讨论”的结论是“如果合并,只是在表面上似乎强化了垄断,但并不会导致消费者目前能够得到的市场利益会降低。”
未来,会有多少央企“1+1”?“1+1”究竟等于多少?无论是股民的小九九还是改革者的大算盘,恐怕都不是一个定数。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