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录 | 注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项目管理 > 正文 项目管理

从三则小故事谈安全工作

发布日期:2015-10-16来源:编辑:流水

[摘要]

  一把合格的降落伞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美国生产的降落伞虽然在厂商的努力下,合格率已经提升到99.9%。但军方要求产品合格率必须达到100%。可是厂商不以为然,他们强调任何产品都不可能达到绝对100%的合格,除非出现奇迹。但是降落伞99.9%的合格率,就意味着每一千个跳伞的人中有一个人可能就会送命。

  后来,军方改变了检查合格率的方法,决定从厂商前一周交货的降落伞中随机挑出一个,让厂商负责人背着这个伞亲自从飞机上跳下。这个方法实施后,奇迹出现了,不合格率立刻变成了0。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换位思考”是满足顾客需求的一个好办法。同理,对于安全工作,我们建筑企业的每位领导,都应善于学会使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多站在一线施工人员的角度思考安全问题,这样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就小的多。

  一个破碎的窗户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砸坏停放在帕洛阿尔托那辆车的玻璃。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从“破窗效应”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

  因此,对于安全工作来说,今天这个安全隐患和事故不重视,不排除,那么明天类似的安全隐患大家就会视而不见,总有一天会发生安全事故。

  一架坠毁的飞机

  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通过研究多起飞机坠毁事件后发现:每一起坠毁飞机的背后,至少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这个故事被后人总结为“海恩法则”。

  “海恩法则”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警示,它说明任何一起事故都是有原因的,并且是有征兆的;它同时说明安全生产是可以控制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它也给了企业管理者生产安全管理的一种方法,即发现并控制征兆。

  企业日常管理中,人们只重视对事故本身进行总结,甚至会按照总结得出的结论“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大检查,却往往忽视了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而那些未被发现的征兆与苗头,就成为下一次火灾事故的隐患。长此以往,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呈现出“连锁反应”。实践也证明,只要安全工作做得扎实、管理到位,作业者的安全意识、技能和防范能力到位,大多数安全事故是可以有效预防和避免的。

  越是要生产,越是要安全。目前,股份公司各大项目正处于黄金施工季节。安全生产,关系到广大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企业发展和稳定大局,重视安全生产,怎么抓、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相关阅读】

专题策划

资质管理改革大家谈

资质管理改革大家谈

近年,现行资质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资质标准的不合理之处逐渐显现,资质挂靠、违法分包和转包等行为屡禁不止,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交流了资质管理运行的现状,提出资质标准修订的相关建议。

 

管理案例

中建-结构转型

中建-结构转型

推进基础设施业务,不能像“群众都过河了,你还在摸石头”的慢,也要防止“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乱,务必高屋建瓴,长远谋划,做好推进组织架构、人才队伍、专项考核的顶层设计。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