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9日上午,八百里皖江,云雾弥漫,江水滔滔。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南主塔平台上,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在把几圈鞭炮一字儿滚开,当总监宣布“顺利封顶”时,鞭炮和欢呼声齐鸣。这时,在262米多高的主塔塔顶,项目副经理张国浩和他的班组已经连续奋战了5个小时,他们向天呐喊,上下互动,把3年的艰辛尽情抛洒。
我们的主塔很少有裂纹
“主塔施工一路走来很不容易。”负责主桥生产的项目副经理张国浩不禁回忆以往,“这里的施工条件比较复杂,水深、流速大、覆盖层浅,进行水下基础施工就像是在‘豆腐上插筷子’,稳得住、站得直困难重重。从2013年12月14日打下第一根桩,到今天主塔封顶,用了近3年时间,可谓是3年磨一剑。”顺着主塔拾级而上,主塔表面干净平整,像孩儿面一样光滑圆润,主塔塔面很少看到裂纹。
原来,桥塔裂缝控制一直是桥梁建设中的一道难题,俗称混凝土“通病”。项目常务副经理、总工孙立军介绍,主塔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构件,由于采用C50高标号混凝土,水化反应迅速,内部温升快、温度高,控制不好就容易产生表面开裂。“如果把主塔比作人体,就如刚蒸完桑拿的人突然被冷风一吹,浑身起鸡皮疙瘩一样。”当桥塔表面出现裂缝后,随着桥梁运营年限逐渐增长,经历风吹雨淋,其耐久性将持续下降,最终必然影响桥梁结构的总体性能。
主塔施工中,项目部注重混凝土的温度指标,落实控温、保湿、防风措施。“我们首先在浇筑前,对每车混凝土都要进行检测,保证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每一立方米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摄氏度,不高于28摄氏度。”张国浩说。
在塔柱施工伊始,项目部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以及试验验证,制定40条精细的温控指标,创新与优化9道降温与养护工艺,率先引入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监控方法,实现了塔柱各节温度可控,控制精准稳定,不再起“鸡皮疙瘩”,攻克了混凝土桥塔“逢塔必裂”的难题,全面提升了桥塔品质。
主塔混凝土的封顶后,后续将转入同向回转拉索锚固体系施工,这一工艺,创新了索与塔锚固方式,将会抑制塔柱裂缝的产生,使塔柱更耐久可靠。
用品质二航打造的安徽精度
桥梁主塔施工,多数采用的是门式塔,芜湖长江二桥主塔却是柱式塔,形状和这个团队施工过的上海桥隧、嘉绍大桥等的单塔独柱类似,却又迥然不同。
芜湖二桥的主塔,综合了各桥的优点,塔型更像一个修长的“人”字,“二航建设者是个‘做人’的团队,产品就是人品,产品+人品就是品牌!”项目书记唐洪流说,主塔封顶,“做人”才算成功了一小步,后面还有一年的时间,二航人会把大写的“人”书写在长江之上。
芜湖素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之美誉,芜湖长江二桥的造型,也像大船的桅杆,体现了“远航”和“渡江”两大美学主题。大桥的同向回转拉索锚固体系为国内首创,在2014年度国际基础设施建设峰会——BE创新奖大会上,芜湖二桥一举击败美国两个桥梁工程,斩获“BE创新奖”。造桥,是技术是实力,同时,也是诗和远方!
“人”的书写,“桅杆”的打造,建设者运用信息技术,发挥工匠精神,品质引路,用安徽精度创造了建桥的安徽高度。
“主塔总共用了约两万方混凝土,近四千六百吨钢筋,”孙立军说,“如果说主墩基础施工是“看不见的摸索”,塔上施工就是“看得见的挑战”。作为跨长江大桥,芜湖长江二桥主塔采用了完全自主创新的同向回转鞍座技术。为了确保这项原创技术的顺利运用,我们通过转换观测点,精心、设计定位劲性骨架,反复研究工艺、工序,最终快速精确地完成了同向回转鞍座定位与安装,并实现了索鞍整体吊装,而且将安装精度提高至毫米级。
建设者围绕“品质二航”理念,围绕桥梁结构尺寸与外形控制,专门制定出“桥梁安装线形精度控制体系”,将塔柱线形分解为多道控制工序,每道工序之下有多项精度控制指标,并明确精度控制的措施。塔身转角处线条笔直,棱角分明,芜湖二桥,“美男子”的造型呼之欲出。
大桥建设过程中,“芜湖长江公路二桥信息交互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平台运用“互联网+”,将信息技术与工程管理相结合,把所有控制参数数字化,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动化计算、信息发布、信息流转,架构连接施工、监管、验收等环节,实现项目建造全周期中的工程信息动态创建、管理、共享及自优化。
“干了一千多天,悬着的心终于能放下来,回去睡个好觉啦!”现场作业人员姚树涛此时难掩激动,像他一样,几乎全程参与了南主塔所有工序的员工还有很多,大家共同见证了主塔破江而出、从无到有、最后支撑于“高天厚土”之间的全过程,“主塔封顶,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勇于挑战,善于创新,不畏艰难,携手创造安徽精度、打造品质二桥的历程与事迹,也激发了工匠精神,开启了品质工程的大门。”姚树涛的话也道出了员工的心声。
芜湖长江二桥跨江主桥长1622米,由210块钢箱梁拼装而成。接下来,项目将转入钢箱梁施工,姚树涛在这里的工作也即将完成,奔赴新的工地。“2017年底大桥通车,我还会来看你的!”他说。
(王 力 方 家 )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