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出该文件11个“新鲜词”,这些词语有着怎样的内涵和意义,又将指明哪些改革方向?昨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院长刘元春教授对此进行了解读。
1、政资分开
刘元春:《意见》提出,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政资分开意味着政府作为资产出资者,不管是政府独资还是控股,要管理企业都必须通过企业的资产结构来进行。这也表明,政府将管理权限下放给企业,不干预企业经营,企业的独立性也会更强。
2、划分不同类型国企、谁出资谁分类
刘 元春:一般来说,国有企业主要应集中在市场失灵的领域,而不应进入市场竞争、与民争利的领域。但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覆盖的面还是比较广,各领域都有国企 身影,此前也有国企是否该退出的争论。划分国有企业类型能解决这个争论。这表明国企将不仅出现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在市场竞争性领域也会参与。
并且,不同类型的国企在将来会有不同的考核、监管方式,以此促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3、网运分开
刘元春:《意见》提出,根据不同行业特 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促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网”就是比喻像铁路网基础设施这样的自然垄断行业,如果由市场来提供,这些行业会出现市场失 灵。“运”一般指代竞争性行业,可以由市场来提供。“网运分开”就是不同的产品类型分别由政府和市场来提供,可以使经济运行更顺畅。
4、集团公司整体上市
刘元春:近年来,国有企业股份制公司制改革提速,上市的国企越来越多。本次《意见》提出,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并且,《意见》还特别提及,“加大集团层面公司制改革力度,创造条件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
5、国家特殊管理股制度
刘 元春:《意见》提出,“允许将部分国有资本转化为优先股,在少数特定领域探索建立国家特殊管理股制度。”所谓国家特殊管理股制度,就是指在一些特定领域, 即使政府只占极少数份额,但是这个份额可以被特殊设定。对于国企而言,可以让更多的民营资本参与国有资本的项目,甚至可以让民营资本占据多数股份。但是如 果某些投资行为可能危害社会公益,这时国有股份就可以在特殊时期发挥决定性的作用,阻止危害社会公益的行为。
6、企业领导人实行分类分层管理
刘元春:在人事制度上,《意见》明确,上级党组织和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根据不同企业类别和层级,实行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等不同选人用人方式。
这意味着,在国企高层可能会有一个权力集中的机制,而在经理层或中层干部则体现市场化的方向。对于政府任命的高管,可能会按照公务员的标准管理,比如薪酬就是公务员的薪酬。对于市场选聘的干部,则按照工作绩效,给予市场化的待遇。
7、管资本为主
刘元春:管资本为主是本轮改革的一个亮点。所谓管资本就是注重资本投资的收益性。现在提国企做大做强做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资本的收益率。以前政府对国企是管人、管事、管资本,但是不论管什么,如果最后落实不到资本的保值增值就没有意义。
8、国有资本合理流动
刘 元春:资产如果不流动,就没法衡量资产的价值。国有资本的合理流动,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的定价来反映国企的效益。《意见》也提出,将通过开展投资融资、产业 培育、资本整合,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通过股权运作、价值管理、有序进退,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实现保值增值。
9、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刘 元春:以前是由国资委作为国企的出资人,本轮改革提出建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这样的三级管理架构和原来的二级管理有很大的区别。国资委是政府机构, 投资、运营公司则由更专业的资本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具体的投资行为。投资、运营公司作为股东而不是政府行使职责,这也体现了政资分离、以管资本为主的原 则。
10、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创新发展一批
刘元春:接下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会如何投资决策呢?那就是会按照“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创新发展一批”的投资思路。通过调整,把低效、过剩产能需要退出市场,让有竞争力的企业获得更多发展空间。
11、混合所有制不设时间表,成熟一个推进一个
刘 元春: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混合的目的之一是国企做大做强做优。在一些领域可能也不适合民营企业参与,有些领域 国企和民营企业的关系也比较微妙,不可能想混合就能混合。因此,是否采用混合所有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未来推动混合所有制会更注重稳妥有序,不会 盲目上马。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