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推广仍在如火如荼进行。1月25日,在中国PPP百人沙龙首届高峰论坛上,300人的会场挤进了近450人,过道上都站着坐着不少人,社会资本方、部委官员和地方政府相关负责人都在共同摸索这个在中国还是新事物的PPP模式。
而在部委层面,财政部2015年9月底推出第二批示范项目;2015年底发改委也发布第二批1488个PPP项目,总投资额2.26万亿元。
在当日论坛上,财政部金融司司长孙晓霞表示,推广应用PPP不是一个简单的项目融资,而是一次理念观念的革新,既代表了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又体现了财政管理方式的升级。但她同时直言,推广运用PPP既涉及理念、观念的转变,又涉及体制机制的变革。从相关国家经验看,建立PPP制度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记者了解到,现在对PPP也存在政府理念认识不到位、机构能力不到位、社会资本能力不到位、第三方机构能力不到位以及基础理论研究不到位等问题。 2016年的PPP模式将会如何发展?中国推进PPP模式的抓手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了大岳研究院院长金永祥。
重抓试点示范项目
NBD:在过去一年中,PPP是很火的一个词,您怎么看2015年PPP的发展?
金永祥:2015年,PPP从2014年的务虚为主转向了务实为主。一方面,财政部和发改委出台了一系列与PPP有关的政策,除了与PPP相关的政策法规外,其他管理办法和方式已基本搭建起框架。
另一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推出了大量PPP项目,包括财政部推出的第二批PPP示范项目、财政部和住建部推出的16个海绵面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和10 个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以及发改委发布的两批PPP推介项目。换句话说,2015年上半年的PPP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半年由于经济下滑稳增长压力增大,PPP落地难问题受到关注。
NBD:2016年开局PPP热度不减,很多地方开年就推出诸多项目,还有省市提出了对PPP的地方版管理办法,您预测2016年PPP会如何发展?
金永祥:我想先用一件事情来说明PPP的火热程度。我们联合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平安搞个公益活动,叫“中国PPP百人沙龙”。第一次活动定位为“高峰论坛”,信息发布后报名人数迅速超过了600人,报名不得不提前结束。这次活动也是对PPP市场的测试,说明2016年的PPP会更加火爆。如果探讨原因,我认为这与国家目前的经济形势有关,在很多领域处于深度调整时,PPP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人们对此有很高的期待。
此前各地推出的PPP项目在2016年将逐步落地,PPP将成为一个连续的经济活动。伴随各地PPP项目的落地,有关方对PPP完整过程的认识将逐步深入,对PPP不切实际的想法会越来越少。
NBD:您觉得2016年政府和社会资本在推进PPP过程中,应该把重点放在哪里?
金永祥:各级政府抓PPP项目落地工作,要从抓试点和示范项目着手,重视这些项目中问题的解决。项目多了,就难免出问题,到了考验PPP的时候了。
必须承认,全国大规模推广PPP模式,很多地方政府的能力没有跟上,有时候他们会请没有经验的公司做顾问,给有些PPP项目留下隐患。这些项目的失败不仅带来本身的损失,也会影响后续项目的进展和有关各方对PPP的信心。
规范PPP项目“救援”
NBD:在您来看,诸多示范项目的价值是什么?
金永祥:除了列入几个部委试点、示范或项目库内的PPP项目之外,各地政府还自行推出了大量的PPP项目。各级政府推PPP试点也好,示范也好,主要目的都是总结经验,形成一些可推广可复制的模式。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试点和示范项目都做不好,一般来说其他PPP项目只会更糟。另外,从推广价值看,试点和示范项目的经验推广和传播速度要比其他项目快,对PPP的影响会更大。
一个PPP项目成功或者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多大程度上借鉴了其他项目的经验和教训。如果PPP试点和示范项目做好了,问题都解决了,那么未来的PPP项目就可以吸收这些项目的成功经验。
NBD:现实情况是,两部委推出的项目中也不乏失败案例,您怎么看?
金永祥:出问题的PPP项目基本上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前期运作不规范。对于出现问题的PPP项目,救援工作首先要转变观念,通过规范来解决项目遇到的问题。有些地方政府在救援时仍然用不规范的办法解决以前不规范的隐患,这种做法已让很多地方付出了惨重代价。比如,由于政府谈判能力弱在PPP文件中吃了大亏,政府用不理性的办法驱赶社会资本方,这就会使情况变得更糟。
规范救援的第一步是搞清楚问题的实质和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二步是根据市场机制制定解决方案。第一步工作需要政府有足够的能力,既然已经出了问题,情况往往比较棘手,这时通常需要借助中介机构来对项目进行评估。需要注意的是,解决这类复杂问题比较棘手一定要请高水平的机构。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