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录 | 注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风险应对 > 正文风险应对

PPP履约谨防政府信用风险 亟待成立省级协调机构

发布日期:2016-10-25来源: 经济参考报编辑:宋珍珍

[摘要]

  在资本市场引起高度关注的PPP概念股,近日再次成为关注热点。由财政部等多个国家部委联合发布的第三批PPP示范项目,投资总额达到1.17万亿元。记者近日在京皖粤桂等地调研发现,历经三年推广培育期,PPP已成社会热点,制度框架初成体系,地方干部认知得到提升,一些地方项目落地加速。专家认为,PPP有助于释放因制造业产能过剩而减少的民企投资空间,建议尽快明确省级PPP主导部门及各相关部门权责划分,避免部门扯皮,并提醒关注进入履约期项目的信用风险。

  随着PPP推广,在以政府及国企为主导的基建领域,民企将有更多竞争机会,这有助于改善民间投资增速下滑的严峻形势。多名PPP专家及企业家认为,力推PPP正当其时。

  民资进军基建领域是经济形势的迫切需要。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杨萍副所长表示,投资增速下滑,1到5月固定资产投资只有9.6%,民营投资增速3%多。在2015年之前,民营投资增速是大幅高于国企投资增速,也大幅高于固定资产平均投资增速。制造业以民营投资为主,但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70%以上以国有企业投资为主。也就是说,在基础设施领域,鼓励民营投资进来,是经济形势的迫切需要,所以政策导向正在大力推动民资进入到基础设施领域。

  其次,PPP有助于改善公共产品领域供给不足、个人消费领域供给过剩的两极化问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在个人消费领域产能严重过剩的同时,我国公共产品领域供给严重不足,主因是财政不足导致公共产品短缺。我国是国有经济占主体地位,一直是政府及国企主导基建投入,在这种环境下引入PPP模式,不仅仅是融资方式的改变,更是对政府管理方式、公共治理体系以及投融资体制的重大改革。

  财政部金融司金融五处处长阚晓西说,PPP在制度设计上,对民营企业是平等的,只是一些民企因规模小等原因,还吃不到放在眼前的蛋糕。如果没PPP,民营企业进入基建领域的机会更少。此前,民企面前只有蛋糕渣,根本看不到蛋糕。

  从各地经验来看,PPP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目前仍有一些需要关注解决的问题。基层建议,以下三个方面将是未来一段时间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PPP履约期到来,信用风险需关注。国厚资产管理公司PPP事业部负责人黄彬表示,随着第一批PPP示范项目陆续进入履约期,建议关注信用风险,地方政府不能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拒绝兑现承诺。如果有极个别地方的项目违约,所造成的连锁反应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对下一步推广PPP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可能会导致整个社会资本对PPP的迟疑犹豫。

  其次,亟待成立省级PPP协调机构,避免部门打架。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人员认为,当前地方推进PPP最头疼的问题是部门间扯皮打架,呼吁尽快明确省级层面推进PPP的主导部门。比如,不同部门对社会资本定义差别大、对纠纷处置司法途径差异大等,增加了行政成本和企业申报成本。基层建议,由常务副省长担任组长,发改委、财政、住建等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小组办公室可设在财政厅或发改委,并明确其他各个相关部门的职责内容,不管设在哪个部门,只要有具体的部门来主导推进,总比部门之间打架扯皮要好很多。

  第三,推广PPP还应继续提升政府能力。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建议,首先是汇聚公众需求的能力,传统而言基本是政府给什么,老百姓(49.200, -0.55, -1.11%)用什么。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公众对公共服务的要求、需求更高,也更加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有限的公共资源怎么用,怎么样能够识别公众的需求,保证公共产品是老百姓最需要的,这需要政府花大力气。其次,运用市场机制的能力,包括监管市场主体的能力,尤其在服务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特别是在强调简政放权的同时,也要加强项目事中、事后的管理,政府能力有待提升。比如一些地方水处理项目数据储备缺乏,等到需要用数据测算时才发现以往这类数据未能科学管理信息缺失,给项目推进以及预判造成障碍。

  (本报稿件除署名外,均由记者王凯蕾、夏军、程士华、申铖采写)

【相关阅读】

案例分享

操作实务

能力建设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