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 录 | 注 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中国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正文 企业管理

领导力的艺术

发布日期:2014-09-09来源:编辑:龚炜

[摘要]一个卓越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如何实现领导和管理的最佳效果?

  企业领导人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我认为,在事业心上要有健康的人生观;在责任感上要尽职尽责,要能吃苦;在业务上要一专多通以及在做人上光明磊落,以诚待人。概括的讲,领导素质与领导力息息相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权独揽,小权分散。

    所谓大权,就是重大问题、原则问题。作为企业来讲,人事、经济政策、财务都是大事,大事情就要集体决定,一把手把关,“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就是定了大的原则后,方方面面业务的事情由分管领导去做。“办也有决,不离原则”,我的理解,这个“决”应该是诀窍或决断的意思。总体是必须执行集体的决议。为什么要大权独揽?是发挥集体智慧,大的事情集体把关,大家集思广益,避免失误。适当分权,小权分散后,有助于发挥副职或基层的积极性,使他们有一定的决定权、一定的自主权。

  奖惩严明,恩威并重。

    管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奖惩用好。做为我们企业来讲,要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来做这种工作,比方说小组讲评、月度讲评,好的表扬,坏的批评。人都有面子,都爱听表扬,不管哪级领导、多么大的人物,都爱听表扬,爱听鼓励,他做得好的受到表扬他就高兴,相反来讲做得错的地方,通过批评教育甚至是惩罚受到震慑,避免犯更大错误。恩威并重也是古往今来很重要的一条原则。比如在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就曾召见他的部下,说你母亲生日,已替你安排好了你去吧,部下感激得痛哭流涕。但是做为领导,光恩不行,该威还要有威,该批评的要批评,谁都不想得罪不行,在领导岗位上,该得罪就必须得罪,如果不当领导可以不得罪,谁都是好人,管那么多事干什么,但是你在这个位子上,该得罪就要得罪。

  要有布置,有检查。

    首先领导布置工作,下达命令,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布置的工作,下达的命令要符合客观实际,提的要求是合理的。并不是说作为领导,有了权就有了一切,可以随意地发号施令,随意发号施令只能降低自己的威信。所以说,做为管理者不能轻易地说话,要想想再说。你说错了,员工执行还是不执行?不执行吧不尊重你,执行吧,出问题了。所以管理者首先就不能随意指挥人,但是反过来讲,管理者的决定、指示、要求是经过调查研究的,就要求你必须去执行,而且要有检查。如果你是一个有头有尾、有布置有检查的人,将来你说的话对于你的下级来讲他就会很认真地去做,如果你说过话扭头就走,不管不问的话,就没有人去执行,所以说有布置有检查是个很重要的事情。据说彭德怀在部队检查工作时,给一个团长安排任务后就走了,转了一圈后回来,看没动发脾气了,要撤团长的职,团长吓坏了,晚上彭德怀想,不做是错的,批评是对的,撤职就重了,虽然没撤这个团长,但这件事情的对他的震动却很大。由此可见有布置更要有检查,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重大决策不可假手于人。

    这句话也是有经验教训的,笔者在公司负责全面工作的十二年来,有两个比较大的决策失误,一个是“木质素”的投资,当时一个分管领导的汇报,说这个项目特别好,如果不抓住的话,就会让别人把这个“金娃娃”抱走了。于是我在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论证之后就轻率的决定投资200万。就这个项目来说,有一定的意义,但推广使用还有一定的难度,厂子基础也比较薄弱,在合作之前,具体经办人也没到厂子去,结果一个错误的决策导致所有后续工作的“撞车”。当时的200万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好在后来公司多方采取措施,钱基本都收回来了。但这件事情给了我深刻的教训:在重大问题决策上,尽管是集体决策,但一把手是要负主要责任的。第二个错误的决策就是买了十部单桥红岩车,由于业务需要,派了两名中层专业干部去南方考察,两人回来打报告说公司需要红岩车。说国产车好维修,于是就投资了200多万买了这些车,结果买回来发现这种车适应性很差,质量也有很多问题。好在后来陆续接了几批土石方工程,投资慢慢也回来了。从这两件事情的体会来说,重大决策中一把手责任重大,大的事情一定要认真把关,必要的时候自己亲自做调查研究。因为决策是领导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一个重大的决策失误就能把一个企业搞垮,此种事例已是屡见不鲜。

  要敢于碰硬。

    当领导不能像吃柿子一样,捡软的去捏,要敢于碰硬,敢于同歪风斜气做斗争,敢于碰“刺头”。过去思想工作的方法中有一句话叫“抓两头,带中间”,这个两头,一个是好的一头,做榜样的一头,一个是坏的一头。做领导,就要抓这两头,好的竖为榜样,坏的做为典型,对职工起到震慑和教育作用。当领导要一身正气,浑身是胆,当然也得有所防备,讲求策略,要有防卫意识。在我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碰到的“刺头”也非常多,但我们一个也没畏惧过,因为我们企业依靠的是国家,代表的是三千员。

  大喇叭要压过小喇叭。

    所谓大喇叭,就是官方的声音、正义的声音,作为领导,应该代表大喇叭。所谓小喇叭,就是小道消息,一些流言蜚语。在一个单位里,正气必须要占上风,代表正义的大喇叭要具有压倒一切的力量。当然这里也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领导的,不要让小喇叭有可以广播的东西,不要让人家有抓住你小辩子的东西,也就是办事要处处占在理上。

  用人之道。

    不管哪级领导,都有个用人问题。 “德才兼备、任人唯贤”。这是写在书上的话,但实际生活中,德才兼备的全才实在是太少了。我认为应该把握这么几点:

  ①要看人之长,用人之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如果你能看到人的优点,看到人的长处,你就会发现很多的人才,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你主要就是要发现他的长处,用他的长处。韩信曾受胯下之辱,似乎是一个没有志气的人,但他能屈能伸,不也被封为大将军吗!

  ②否定之否定原则。作为一个好的领导,要善于发现人才,百步之内,必有芳草。你能看到你手下每个人的长处,做到强将手下无弱兵,如果单独拿出一个可能不行,但合起来可能是一个很强的集体,互相取长补短。

  ③注意使用犯过错误,但已经改正了的人。这个人是指曾经的不同政见者、反对者,但已经改正了的人,特别是指犯了前进中的错误、工作中的错误,比方说因质量事故受到处罚的人,这些人该用还得用,而且该重用的还得重用。国外有些船主就愿意以高薪雇用海难事故中生还的水手,因为这些人经受了惊涛骇浪和生死的考验,具备其他人所不具备的素质。因此,只有不干工作才不会犯错误,但不干工作恰恰是最大的错误。

  ④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这个典故出自《左传·襄公三年》,说的是晋朝时有个叫祈奚的人,告老还乡,晋候接见他,问你走了后,谁来接替你,他说解狐,晋候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他说“大王只问谁能接替我,并没有问是不是我的仇人啊!”晋候正准备封解狐时,解狐突然去世,晋候又问祈奚,他说祈午,晋候说祈午不是你儿子吗?祈奚又回答说:“大王只问谁能接替我,并没有问是不是我的儿子啊!”祈午后来就接替了祈奚。这段话的意思说,在用人上要掌握这么个原则,即“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但是国企用人还不能完全照搬这一条,应该说对真的有本事的人,不管谁都要用,但在“内举不失亲”上,还要有个回避制度。

  兵无常法,水无常形。

    企业管理有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没有。但是企业管理有一些基本东西是都要有的,例如: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如班子建设、班组建设、定额管理、标准化等,还有企业的战略决策,这些涉及到企业的基础和方向的问题,各企业都是必须抓的。但是作为企业日常管理工作要抓什么,怎么抓?这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典故大家耳熟能详,那马谡死读兵书,把军营建在山头上,说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结果敌人把他的水、粮断掉,他打了败仗,诸葛亮不得不挥泪斩了他。这说明管企业就象带兵打仗一科玉律,管理最终还需要企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不断适应才行。(作者:原陕西化建公司董事长 陈建中)

【相关阅读】

专题策划

资质管理改革大家谈

资质管理改革大家谈

近年,现行资质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资质标准的不合理之处逐渐显现,资质挂靠、违法分包和转包等行为屡禁不止,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交流了资质管理运行的现状,提出资质标准修订的相关建议。

 

管理案例

中建-结构转型

中建-结构转型

推进基础设施业务,不能像“群众都过河了,你还在摸石头”的慢,也要防止“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乱,务必高屋建瓴,长远谋划,做好推进组织架构、人才队伍、专项考核的顶层设计。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