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随着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不断升温,“装配式建筑”这个名词也被自上到下频繁提及。许多媒体在报道这个新生事物时,往往用“像搭积木一样建房子”的通俗表达来形容。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带来了较为严重的问题,不利于行业发展。实际上,“装配式建筑”所具有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是“搭积木”根本不可同日而语的。
首先,从质量上看,装配式建筑并不是简单的“搭积木”。
众所周知,搭积木是孩童十分热爱的游戏,这种说法虽然直观、形象,但“积木房”难免给人“一推即倒”的联想。许多人甚至会怀疑:这样的房能住吗?建筑质量有无保证?干脆不要去住!
事实上,听上去很简单的“积木房”,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仍是粗放式现场湿作业,工人在工地浇筑抹灰、手工操作,不仅黏合度低,精准性也差;而作为装配式建筑的构件,是按照统一标准从工厂里生产出来的零部件,从一开始就比现场施工的墙体更加平整光洁,结构精度可达到毫米级,能有效改善开裂、渗漏等问题,质量是经过无数次试验,得到根本保证的。这是所谓的“积木房”根本无法比拟的。
其次,从安全性上讲,装配式建筑并不是“搭”起来的。
装配式建筑的特点之一就是使用PC(Precast Concrete),业内通常理解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即从出厂时,预制构件的连接处已留好钢筋,在装配过程中,只需要将钢筋按照插口紧密咬合起来,灌浆锚固,实现无缝连接,其强度和稳定性比木结构的“榫”更为安全可靠。比如,中建科技公司在中建·深港新城项目建设中,墙板与墙板的连接、所有的柱梁全部采用现浇,墙体和楼板的连接采用预留钢筋套筒锚固灌浆法连接施工技术,其整体性和稳定性等同现浇混凝土结构,安全性得到了根本保证。
更重要的是,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国家对装配式建筑有了明确的抗震标准要求,PC构件取代了上世纪的装配式大板结构。后者因抗震性能不足,曾在唐山大地震中付出惨痛的代价。
再其次,从美观上,装配式建筑不等于积木式的“火柴盒”。
在这一点上,国外许多成功的案例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比如,1851年伦敦建成的用铁骨架嵌玻璃的水晶宫、1973年建成的悉尼歌剧院,都是全球知名的标志性装配式建筑。在地震频发的日本,大多数体育场馆也是采用预制装配的方式建造的。
此外,使用装配化施工的建筑,在生态环境的美化上更是功不可没,因为墙体等构件从流水线上下来就已经是完整的了。数据显示,相比传统建造方式,装配化施工可节水50%、节材80%、降低能耗40%、减少垃圾90%。而一旦形成产业化规模,成本也将降低,成为一笔漂亮的“经济账”。
最后,从概念上,不应以“装配化”程度衡量建筑产业现代化水平。
当下,由于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仍处在初期,人们对其内涵的认识还不够清晰。一些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文件,以面积、装配率等来衡量建筑产业现代化水平;更有一些企业蜂拥而上,投入大量财力研究装配技术,却并未摒弃过去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和理念。按照湖北省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意见》,建筑产业现代化应包括“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成品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六大特征。笔者认为,“像搭积木一样建房子”只描述了“装配化施工”这一种施工手段,并不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全部要义。
那么什么是建筑产业现代化?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处长叶明的理解,建筑产业化是以绿色发展为理念、以建筑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信息化和现代化的组织管理为手段、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将建筑生产的全过程连接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形成建筑设计、生产、施工和管理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实现由传统的生产方式向现代化工业方式转变,从而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效率和效益。
因此,相对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大板房、预制楼板、预制梁等,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升级换代的产品。如果一直用“像搭积木一样建房子”这一说法,不仅容易产生歧义,还可能造成误导,应当予以摒弃。
推进基础设施业务,不能像“群众都过河了,你还在摸石头”的慢,也要防止“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乱,务必高屋建瓴,长远谋划,做好推进组织架构、人才队伍、专项考核的顶层设计。
近年,现行资质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资质标准的不合理之处逐渐显现,资质挂靠、违法分包和转包等行为屡禁不止,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交流了资质管理运行的现状,提出资质标准修订的相关建议。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