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巨炎
国务院多次强调,要积极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积极推广运用PPP模式不仅是投融资模式的改变,也是倒逼政府职能转变、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的体制变革,更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现实路径,因此,已经越来越被各级政府所重视。
巧借市场力量,运用PPP模式撬动社会资本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人民群众对政府公共服务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需求。目前浙江省城镇化率达到64%,但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仍有明显差距,还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另一方面社会存量资本有大量的投资需求。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换挡回落,财政收入增长放缓,以前单纯依靠政府主导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公共服务的模式已经不适应发展的需求。PPP模式下,政府通过和社会资本合作,让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并引入社会资本的管理效率和技术优势,可有效提升公共服务的可及性,既增加了公共服务数量,又提高了公共服务的产出水平,即在同等产出质量下付出更低的成本,或在同等水平下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
因此,各地要积极运用PPP模式,有效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创新PPP模式的投资、管理、运营相结合的管理思路与机制,引入社会资本的管理效率和技术优势,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加强预算管理,建立中长期财政规划,深化浙江省财政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和《关于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意见》明确,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改进预算管理和控制,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相衔接。 PPP项目是长期的合作项目,政府需要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付费或提供补贴的,政府都应该在中长期预算中做出安排,才能真正具有预算约束力。而政府对 PPP项目能够做多少,政府付费或财政补贴到什么程度,都需要统筹当前与长远进行跨年度平衡测算的能力。
因此,要通过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加强中长期财政规划管理,进一步强化PPP项目的预算监督约束,将PPP项目财政补贴等支出分类纳入同级政府预算,在中长期财政规划中予以统筹考虑,并按照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的要求,逐步将项目的政府补贴与政府资本投入、土地使用以及配套设施等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
完善政府融资举债机制,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意见》要求,应加强政府债务甄别,引入PPP模式来盘活资金,减轻政府公共财政举债压力。可见,PPP模式是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之外开辟的又一条重要的融资渠道。当前,地方债务形势严峻且面临偿债高峰,地方经济社会也承受经济转型的阵痛,推广运用PPP模式既可以解决地方债务过重导致地方财政支出压力巨大的问题,又可以解决政府短期负债能力约束与国民经济发展长期目标的矛盾。
在当前浙江省地方政府债务隐患没有完全消除的情况下,各地要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要求,将推广运用PPP模式与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相结合,有效纾解政府债务压力。要积极做好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公益性项目的梳理,对符合要求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存量项目大力推广PPP模式进行建设运营,并健全债务风险评估制度,做好项目转型的风险控制工作。要加强PPP项目中的政府承诺管理,除按约定规则依法承担合理定价、财政补贴等相关责任外,政府不应该过多承担社会资本的偿债责任,防止企业债务向政府转移。
增强财政法治思维,保证PPP项目顺利实施。目前我国还缺乏多层次、相互衔接的PPP法律体系,缺少国家层级的PPP法律,部分现行法律法规也并不适用PPP项目。在当前缺乏PPP立法保障的情况下,各地要严格按照国务院、财政部有关PPP规定,通过制度体系的完善来规范开展PPP工作,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本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效保障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双方的利益,实现不同所有制资本优势互补、协调融合和共同发展。
重视PPP能力建设,有效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PPP项目建设周期长、涉及领域广、复杂性高、技术标准与管理要求差异大、专业性强,在PPP实践中要重视规避和管理财政风险。
一是落实“风险分担”。政府部门要转变职能,改进思维方式和工作理念,与社会资本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既不要大包大揽,导致政府较大的支出压力,但也不是甩包袱,而是切实由“管理者”转变为 “监督者、合作者”,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和干预,激发市场活力和资源配置效率。
二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以收益分配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为手段,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的积极性。政府要通过建立动态调整的收费定价或政府补贴机制,对社会资本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形成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预期;要加强监管,建立健全严格的绩效评价机制,重视项目中期评估,确保项目建设运营达到预期效果,防止项目失败给财政带来风险。
三是不能急功近利。要加强实施PPP模式能力建设,强化业务培训,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及时总结PPP经验,营造PPP发展良好环境,提升PPP管理科学性、规范性。
四是健全工作机制。PPP涉及多个领域,建立政府部门协作机制是关键。只有真正实现在PPP运作中的跨部门协作,加强协同配合,各负其责,形成合力,统筹推进,才能保障PPP模式的顺利推进和PPP项目的成功实施。
五是筛选好项目。PPP模式不可能成为包治百病的良药,不是所有项目都可以适用于PPP,只有那些通过物有所值评估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的项目才能真正实现共赢。最近,浙江省财政厅在严格评审的情况下,推出了首批PPP推荐项目,各地要按照规范将这些项目建设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项目,提供经验借鉴。
(作者系浙江省财政厅厅长)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