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四年突飞猛进的发展之后,“规范”将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下一步发展的重中之重。政策关注点也将从落地率转向规范性,宁愿放慢脚步也要规范透明。记者获悉,财政部将强化10%的财政支出红线,重点警惕明股实债等风险。与此同时,还将启动全国PPP入库项目的一轮大筛查,坚决清理筛查不规范项目。 近年来,通过上下努力,我国PPP改革实践取得了很大进展,建立了“五位一体”制度体系,形成了一个统一的PPP大市场,落地了一大批支持转型发展和民生保障项目,推动了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业态的创新,在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统筹政府和市场两个资源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的探索,并且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PPP市场。这些了不起的成就来之不易,必须得到肯定。
但与此同时,在PPP改革实践中,由于一些地方对新发展理念贯彻还不到位,特别是把PPP模式简单化作为政府的一种投融资手段,从而产生了风险分配不合理、明股实债、政府变相兜底、重建设轻运营、绩效考核不完善、社会资本融资杠杆倍数过高等泛化异化问题,且日渐累积,风险滋生。对此,主管部门以“规范”当头,坚持“穿透管理、公开透明”的原则,把抓规范、严监管、控风险作为下一步PPP工作的重点,不仅很有必要,而且正当其时。
从给出的举措看,财政部角度的顶层设计将实现四个转变:从单纯关注项目落地数量,向关注项目规范性转变;从重视增量项目,向更加重视存量项目转变;从关注短期效益,向关注中长期效益转变;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更好地推动我国企业以PPP模式“走出去”,支持“一带一路”发展。
为实现这样的转变,将采取以下诸多措施:严守底线,狠抓规范管理,严把PPP模式的适用范围和边界;细化措施,严格风险控制,严守财政支出10%的“红线”,严防表外业务风险;把住关口,系统优化管理,鼓励融资创新,降低融资成本;用好新科技,提升透明度建设,用好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应当说,这些措施都可谓号准了脉,也开对了方,相信在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的引导下,今后PPP的发展将更加规范透明,质量更高,也更可持续。
同时,在规范PPP以及清理项目库的前提下,还应防止“一管就死”。为此,要采取措施,提高奖补力度,积极鼓励支持规范运作的项目,重点落实精准扶贫任务目标,对连片贫困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PPP项目给予更多的倾斜。
只有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才能更好地规范PPP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让PPP发展从数量规模的扩张转向提质增效,从而实现主管部门“PPP之树在中国常青”的良好愿景。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