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第四批PPP示范项目专家评审环节稍早时候结束,1226个、投资额达2.12万亿元的申报项目被专家打分。财政部PPP中心负责人表示,最终名单争取在今年内公布。
近年来,财政部会同有关方面在顶层设计、政策引导、项目示范推广、能力建设等方面系统推进PPP,已建立起覆盖PPP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制度框架,并推出了三批、共700个示范项目。各地政府纷纷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和管理机构,因地制宜出台实施意见,制定奖励措施,推进项目落地。截至3月末,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入库PPP项目已达12287个,项目总投资额14.6万亿元。其中,已签约落地项目共计1729个,总投资额2.9万亿,落地率34.5%。应该说,PPP总体进展顺利,成效初显。为推进民间投资,中央和地方层面日前又陆续出台了新一批推进PPP发展的政策。新政在多个方面都有突破,有望进一步提升民间资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随着各地PPP合作风生水起,一些如保底承诺、回购安排、明股实债等将PPP异化的问题也不断浮出水面。五花八门的各类“假PPP”加大财政杠杆率,累积隐性债务,隐藏着莫大的金融风险。国家发改委财金司财政处处长关鹏在9月底的“2017中国PPP投资论坛”上就表示,过度使用PPP模式会给地方政府带来“财政幻觉”,要警惕由此导致的过度投资和盲目投资。有鉴于此,财政部日前发文要求各地进一步规范PPP项目运作,防止异化为新的融资平台,坚决遏制隐性债务风险增量。其中有关清理PPP项目存量的政策设计尤为引人注目。
此次财政部要求清理PPP项目存量的文件规定,符合七种情形之一的项目必须坚决清理,即前期准备不到位,不适宜采用PPP模式,未按规定开展“两个论证”,不宜继续采用PPP模式实施,不符合规范运作要求,构成违法违规举债担保,未按规定公开信息等。令人担忧的是,眼下实际促成的货真价实的PPP项目有限,有不少伪项目,是换副马甲举债。严格清理那些经过包装的假PPP项目极有必要。
清理PPP项目存量,实质上是一场财政供给侧改革,是财政“降杠杆”的具体对策。要彻底清理PPP项目存量,首先还得解决认识问题。对此,必须树立大局意识,在财政供给侧改革中不能犹豫彷徨,不能自我迁就,更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饮鸩止渴”。
财政部推出PPP的初衷,是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发挥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和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等五大变革,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融资方式改变,或微观层面的操作方式升级。各级财政部门要“守土有责”,深刻认识当前规范项目库管理的重要意义,及时纠正PPP泛化滥用现象,着力推动PPP回归公共服务创新供给机制的本源,促进实现公共服务提质增效目标,夯实PPP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地方政府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政绩观,确保PPP项目合规、有序、实实在在进场,而不是“拉郎配”凑数,或变相举债。
无疑,PPP规范当务之急是要落实责任主体。各省级财政部门需切实履行项目库管理主体责任,统一部署辖区内市、区、县财政部门开展集中清理。财政部PPP中心负责对财政部PPP示范项目的核查清理,并对各地项目管理库清理进行业务指导。在此基础上,还要强调地方行政长官的责任。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